天才兒童的存在總是驚艷,除了讓人羨慕他們的父母以外,也希望自己能擁有一樣的才能,好贏在起跑點;然而,現實世界中,也不乏「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有些並不是能力或智商退化,而是無法習慣天才兒童的光環,身心反而被侷限在一方狹小天地,結局令人扼腕,比如1978年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謝彥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78年,中國的媒體充斥著有關寧鉑、謝彥波這2位神童的報導,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們幾個絕對稱得上是國家級的明星,聚集中國上下的目光。當時才11歲的謝彥波,在數學和理化競賽中屢獲佳績,實力遠超初中和高中水平,後來經過專人測試,證實他的知識水準已經達到大學程度,於是便以小學生的身份,與其他20位一起進入到中科大少年班,成了全國公認的神童。
1982年,只有15歲的謝彥波提早從大學畢業,緊接著又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讀碩士,18歲又開始讀博士,被看好極有機會在20歲前後獲得博士學位。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位神童肯定會成就非凡時,謝彥波的人生軌跡卻開始出了差錯,他因為無法處理好與博士班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的關係,導致他無法拿到博士畢業證書,只好轉往美國繼續攻讀博士。
可惜的是,即使離鄉背井,換了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同樣的事情卻反覆上演,謝彥波在常春藤盟校之一的普林斯頓大學裡,跟隨知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Anderson)學習,但他卻在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上,選擇了與導師對立的學派,論文內容也多是在批評、指正導師的研究觀點,讓周圍的人都十分錯愕。
即使論文被多次退回,謝彥波仍拒絕修改,也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總是堅持自己的論點,不久後謝彥波就被告知,由於學派問題,學校拒絕同意他以該篇論文,從安德森的門下拿到學位「出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固執的謝彥波拒絕接受這個事實,雙方就這樣僵持了9年,謝彥波仍是沒有拿到博士學位,與安德森教授的關係也持續惡化,直到轟動一時的北大留學生盧剛,殺死美國教授的事件發生後(2007年還改編成電影《鹽湖城校園事件》),校方擔心個性執拗、古怪的謝彥波也有這樣潛在的危險,加上中國科技大學1位副校長也決定讓謝彥波回國,他的留學生涯也就此結束。
兜兜轉轉一大圈,謝彥波還是回到他最初神話的起點,也就是中科大,做1名普通的教師。有關謝彥波令人感嘆的結局,有人歸納出幾項因素,一是謝彥波自身患有亞斯伯格症,缺乏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二是由於成名、進入學術圈都太早,讓本就不擅溝通的他,與常人來往的機會更少;三是外界的高度關注,也給這些所謂的天才兒童造成巨大的壓力,並導致他們拒絕接受失敗,一旦失敗就會從此一蹶不振;最後,謝彥波小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大學,完全跳過中學教育,綜合素質培養不足,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性格和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