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立場疑鬆動 立陶宛被迫放行俄遭制裁貨品壓力增

▲有跡象顯示,歐盟立場出現鬆動,立陶宛被迫為俄遭制裁貨品開路的壓力大增。圖為從俄羅斯抵達立陶宛首都的貨運火車。(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央社-2022-06-25 13:56:10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5日特稿)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遭歐盟制裁,立陶宛停止讓遭歐盟制裁的貨物在俄羅斯本土與飛地加里寧格勒之間往來運輸,莫斯科揚言報復。有跡象顯示,歐盟立場出現鬆動,立陶宛被迫為俄遭制裁貨品開路的壓力大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俄羅斯2月24日全面侵略烏克蘭,嚴重衝擊全球安全,遭歐盟和部分國家制裁。其中,歐盟3月15日通過第4波對俄制裁,內容包括禁止遭制裁的俄羅斯貨品過境歐盟成員國。

制裁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6月17日生效,項目包括鋼鐵和其他鐵金屬製品,接下來是7月10日生效的水泥和水泥製品、木材、多項建築材料、酒類和酒精製品等,8月10日生效的是煤炭、其他固態礦物,12月5日是石油和石油製品。

加里寧格勒州(Kaliningrad)位於立陶宛、波蘭之間,未接壤俄羅斯其他地區,與俄羅斯其他地區之間的貨物運輸高度依賴途經立陶宛的鐵路。近日制裁生效後,俄方宣稱加里寧格勒州遭「封鎖」、立陶宛刻意單方面對俄羅斯貨品和旅客實施禁運。

立陶宛政府強調,「封鎖」說不符事實,立陶宛未禁止不受制裁的貨品和旅客在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其他地區之間往來,且制裁施行方式是依照歐盟執委會的建議。

除了陸運,俄羅斯仍有海運可利用,只不過時間較長、費用較高。

儘管歐盟在制裁生效後頭幾天支持立陶宛的說法,隨著俄方言語威嚇態勢升高,歐盟的立場明顯出現鬆動。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20日說,俄方對立陶宛的不實指控是宣傳把戲,但他也提到,不排除將重新檢視制裁詮釋和執行方式。

23日,一向被視為對俄、中態度相對強硬的波瑞爾在歐盟峰會登場前說,歐盟無意阻撓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其他地區之間的交通運輸,執行制裁得「聰明」點,既不阻礙運輸、又能防範制裁遭規避,歐盟正努力達成這兩個目標。

在此之前,歐盟執委會發言人馬莫爾(Eric Mamer)22日推文表示,執委會正與立陶宛密切磋商,將提供立方「補充」指引。他指出,為落實制裁,立陶宛必須對陸路過境貨物執行更多檢查,但這些檢查必須符合「比例原則」與「聰明風險管理」。

事實上,當歐盟峰會23日通過烏克蘭的歐盟候選國資格提案、各國再次展現自由民主陣營團結一致時,立陶宛卻必須為堅持落實對俄制裁與數國奮戰。

部分歐盟成員國官員擔憂區域情勢將進一步升高、不希望俄方有理由宣稱遭「封鎖」。他們甚至開始檢討立陶宛是否「執法過當」,並稱加里寧格勒遭遇的不便是意料之外的效應。新版制裁指引預計下週公布。

立陶宛籍歐洲議會議員奧許特列維丘斯(Petras Auštrevičius)24日偕同來自不同國家的4名議員,致函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波瑞爾,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不正當的侵略戰爭,引發歐盟以正當制裁回應,但制裁必須貫徹始終並強化,這攸關歐盟政策的可信度,「加里寧格勒州不能成為例外」。

信函強調,俄羅斯透過資訊戰和政治施壓,要求歐盟修正、推翻既定政策,歐盟絕不可屈服,以免形同為俄羅斯在立陶宛創造境外特權。

奧許特列維丘斯在臉書貼文透露,歐盟目前傾向採取這樣的立場:只要被納入制裁的貨品最終目的地不是俄羅斯以外的另一個國家,就能在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其他地區之間自由流通。

從原本的「遭制裁俄羅斯貨品一律不准過境或入境歐盟成員國」到「遭制裁貨品只要運輸起點和終點都是俄羅斯就能通行無礙」,這樣的改變等同讓立陶宛獨自承受執行制裁的壓力,如同在立陶宛境內為俄羅斯遭制裁貨品開設「綠色通道」、開方便之門。

隨著各階段制裁陸續生效卻漏洞頻傳,歐盟對俄讓步的態勢似乎越來越明顯。

俄烏戰爭爆發後,周邊國家更加擔憂俄羅斯是否將藉故侵犯經白俄羅斯連接俄羅斯本土與加里寧格勒州、位於立陶宛和波蘭邊界的「蘇瓦烏基走廊」(Suwałki Gap),「打通」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達到從東、南邊夾擊波羅的海三國的效果。

歷史上曾發生這樣的事件:納粹德國領袖希特勒為了「打通」德國本土與當時的柯尼斯堡市(Königsberg)、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市所在地區,入侵夾在中間「擋路」的波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對烏戰爭削弱了俄軍戰力,俄羅斯對理論上受集體防禦保障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立陶宛發動傳統軍事攻擊顯然有難度,但這不妨礙俄方施展一向更擅長的資訊戰等灰色地帶手段。

事實上,莫斯科的宣傳說詞已在歐洲發揮影響力,包括立陶宛等特定東歐國家慣於藉機煽動「仇俄」情緒、贏取政治紅利。部分歐洲地區民眾對俄烏戰爭和東歐複雜局勢感到倦怠,這也為莫斯科的認知和輿論操作提供有利條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歐盟妥協、提出只要被制裁貨品不流入歐盟成員國即可,這相當於接受至少享有3個月制裁過渡期、卻宣稱「被突襲」的俄方說法:立陶宛誤解歐盟規範、遭禁止的僅是「國與國」之間的進出口和轉運。

一旦歐盟的立場軟化或內部分歧加深、各成員國的互信基礎進一步遭侵蝕,對莫斯科而言就是得分,更不用提立陶宛國內也有政治人物主張妥協。歐盟能否堅持到底,或許很快就能揭曉。(編輯:周永捷)1110625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