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消費性電子疲弱,但企業數位轉型的需求十分強勁。根據預估,今(2022)年全球數位轉型市場規模為1.8兆美元。台廠協助企業轉型的「數位軍火商」,過去幾年都交出成長數倍的成績單。回顧2019年底開始的疫情,讓台灣社會在兩年半內,完成過去十年都無法完成的數位轉型,而這種現象在餐飲業最為明顯。
走進台北火車站二樓的奧特拉麵店,桌上留下一個二維條碼,顧客必須拿起手機掃碼點餐;客戶點了哪些餐點,花了多少錢,即時匯入店家業績資料庫,做為未來補貨時的參考資訊。店家還買了一台機器人,充當店員送餐的助手。一支手機就能從點餐到付款全部完成。最近三年以來,Uber Eats和foodpanda等外送平台的業績以光速成長,許多實體餐廳外送幾乎成了主業,可發現「餐飲業正在電商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財訊》指出,不只餐飲業,就連金融業,電子支付也正在快速改變遊戲規則,今年蘋果推出的「Apple Pay Later」,可以提供實體或網路消費零利率分期服務;環匯亞太副總裁高吉田觀察,蘋果已經建立起串連消費者和企業的平台,推出先買後付的新服務,只是蘋果挑戰銀行在信用卡市場地位的起手式。
此外,台灣製造業也積極投資數位轉型。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觀察,經過這場俄烏戰爭,未來無人機將成為各國必備武器,因為有新的數位工具後,只要用兩萬名兵力,就能完成過去百萬大軍才能做到的任務,這對台灣製造業影響深遠,李昌鴻觀察,以前資訊化完成,效率還是低,因為人力便宜;但在這波台商回流後,人力不足成為製造業數位化主要動力。他進一步到「以前80台機器人,一年都賣不完,現在台灣一座新廠就用超過80台,自動搬運機器人還會搭電梯,工廠變成立體化。」
過去三年,從會展產業、媒體、紡織、法律等產業,都出現各種和數位轉型有關的新服務。市場研究機構指出,今年全球企業數位轉型支出將達1.8兆美元。研調機構觀察,當企業營運流程也跟資訊系統結合後,開始有能力運用資訊系統提供創新的服務。推動數位轉型的四大關鍵技術:雲端、行動平台與應用、數據探勘與分析(如AI)、資安。而這背後,就會創造更多企業新贏家。
《財訊》分析,過去兩年的疫情,其實為科技產業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因為當所有人都習慣遠距經濟,手上都有數位工具時,也就是為接下來的數位新經濟鋪好新的舞台,也孕育了無數的投資機會,值得好好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