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98歲的郭鶴年,曾走過大規模的戰亂、困苦與富足。他從白米貿易起家,再看準白糖市場,設置了馬國第一座煉糖廠,占據每年國際持糖貿易總量的十分之一。後來更創辦了如雷貫耳的「嘉里集團」,從糧油、航運、建設、飯店商場到物流貿易無所不包,而他的一生宛如傳奇,甚至不吝嗇分享自己的致富秘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鑒在20世紀初追隨兄長,從家鄉福州渡海至馬來西亞新山謀生,隨後創辦東升公司,專營糖、大米、大豆,成為郭氏兄弟集團發跡之處。郭鶴年出生於1923年,自小接受良好教育,曾就讀知名的新山英文書院以及新加坡萊佛士學院。二戰結束後,郭鶴年赴新加坡創業,成立了力務克公司,專營商務、船務經紀和雜貨業等。1948年郭父去世後,郭鶴年返家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繼承了東升的傳統業務,家族成員無異議地推舉郭鶴年為公司董事主席,當時他僅26歲。
二戰後物資緊缺,郭鶴年發現,相較公司主營的大米,食糖更有利可圖,於是將食糖納入公司業務。1957年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郭鶴年看準英商勢力即將消退,於是投入糖業本土化;兩年後,他在檳城創辦馬國第一家煉糖廠──馬來亞糖廠。1968年,郭鶴年又向馬國政府租借1.44萬畝土地種植甘蔗,開創馬國種植甘蔗先河。他一步一腳印,最終獲得「亞洲糖王」的美名。
不過真正讓郭鶴年建立龐大商業帝國的關鍵,是成功開拓了香港和中國市場,而郭鶴年選擇危機入市的投資策略,更堪稱經典。郭鶴年在1963年便進軍香港,成立萬通公司,作為與中國做生意的窗口,但1973年才等到轉機,當時中國歷經「文化大革命」浩劫,白糖等糧食嚴重短缺,中國外貿部派出兩名幹部在香港與郭鶴年會面,中方希望郭鶴年協助中國購買白糖。郭鶴年不僅爽快答應,還幫中國在期貨市場賺進5百萬美元的外匯,郭鶴年藉此次合作取得了中國領導人的讚賞和信任,「愛國華商」隨之加身,為日後敲開中國市場取得先機。
除此之外,郭鶴年也跨足飯店事業,1971年在新加坡成立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後,1974年郭鶴年在香港成立嘉里集團,作為郭氏兄弟公司前進中港市場的指揮所,並開始在香港大舉投資房地產和酒店。由於當時中國剛發生過六四天安門事件,外商對投資感到膽戰心驚,郭鶴年卻逆勢操作,大舉投資香港房地產,代表性的公司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設、嘉里物流等。
在香港站穩酒店集團的地位之後,他又開始大舉投資中國市場,在北京海淀興建了中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此後持續在各大城市投資酒店。如今,中國的香格里拉酒店已逾50家,在香港則有5家,而他在台灣市場也有2家。
緊接著,郭鶴年在1985年攬下了他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房地產投資,也就是北京國貿。時至今日,郭鶴年旗下的嘉里建設已在中國20幾個城市投資大型開發案,品牌在中國房地產業界位於金字塔頂端,代表性項目包括北京嘉里中心、上海浦東嘉里城和靜安嘉里中心、深圳嘉里建設廣場等。
在地產大賺一筆還不夠,郭鶴年在中國最成功的事業其實是他的老本行糧油。1988年,當中國消費者仍在散裝打油時,郭鶴年決定打開中國食用油新時代,他派出開創集團大豆油業務的姪子郭孔豐前來中國深圳開發市場,與國企中糧集團成立南海油脂工業公司(益海嘉里的前身),興建現代化油脂廠。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上市,自此中國從散裝油邁入包裝油時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鶴年在94歲時曾出版自傳,自剖心路歷程,爆出不少國家級和國際級政經秘辛,引起關注。全書批判最嚴厲的,是他對馬來西亞在獨立後進一步走向種族保護主義的痛心。郭鶴年也痛恨英國殖民主義和日本佔領軍的種族歧視。他曾見過從鄧小平到習近平的歷任中國領導人。雖然現年已98歲,但身體仍相當健康,據說他為人低調,不囂張也不跋扈,十分平易近人,也在書中詳盡記錄自己面對大變動的心路歷程,相當誠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