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年已邁入第九屆。今(11)日在科工館進行視訊決賽評比,在疫情嚴重的情形下,報名隊數仍微幅成長,最後從1,085隊報名繳交的作品中,選出國小組、國中組、高中職組、教師組及海洋科學組共30組隊伍晉級決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題目由參賽者自行發揮,但需與生活議題結合,國小組作品為漫畫,國中、高中職、海洋科學組為研究報告,大專/社會組為科普文章,教師組為教案,國小、國中、高中職及海洋科學組並須繳交3-5分鐘影片。進入決賽之各組前6強作品,其所涉獵生活領域五花八門,所拍攝的影片也相當吸睛。
決賽結果各組第一名分別由國小組台北市士林區三玉國小、國中組高雄市佛光山普門高級中學、高中職組新竹市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組新竹縣立關西高級中學及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共同獲得、海洋科學組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大專/社會組安策性能設計公司黃泓升獲得。
今年國中組冠軍是由首次參加的普門中學獲得,以看似脆弱的香蕉假莖,探討如何撐起整株結實累累的香蕉。由專題探究指導教師徐秉鴻及國三忠班導師胡馨方老師帶領班上王言名、李霽和、林建霖同學,進行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並獲得好成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華國中也有亮眼表現,「浮」光掠「影」-由水黽的腳下光影,探討表面張力對微小物體漂浮的重要性,作品榮獲國中組第二名。「我們對常在水面上行走的水黽感到好奇,為何不會掉入水裡?」黃暐哲、楊承諺與楊雅筑同學說,水面曲折會導致光線無法直線前進,表面張力的存在使水面產生弧度,造成光線偏折,產生影子和光圈,所以在水黽腳下,會有被光圈圍繞的深色影子。學生設計出三種不同尺寸的圓片, 以點滴穩定加入水滴,探討圓片沉沒之前,表面張力、水面曲度與光影面積之間的關聯。結果也驗證了表面張力對微小物體浮在水面上的重要性。
另外獲得國中組第三名的作品「三浦摺疊~探討摺數與負重量之關係~」,陳葆光、朱柏旭與朱竣驛、陳品翰同學說,有關三浦摺疊(由日本東京大學構造工學名譽教授三浦公亮所發明的摺疊技術),因為社團課觀賞摺紙與負重力的關係,大家對「三浦摺疊」負重感到興趣,也進行多次實驗,發現同面積下,摺數越大,負重量越大,但摺數與負重量並沒有呈現線性關係,反而摺數越大,負重量有趨於穩定的狀態。其次,三浦摺疊的「形變」與「毀損」負重量的差距,經由同學們多次研究,也證實紙張隨著摺數越多,差距越大,負重承載量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