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聚焦/疫情進終局之戰?陳秀熙曝共存三大指標

▲近期本土新冠肺炎持續維持在高原期,單日確診人數介於5萬多例至9萬多例不等。(圖/NOWnews資料照片)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2022-06-06 17:20:26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逾2年多,近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喊話醫護,「最後一戰把它撐過去」,本波疫情是否真為「終局之戰」?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認為,新冠肺炎將可能如流感般成為季節性變動的地方流行病,而當病毒不再致命、產生重症,餐廳、交通流量、校園課程等恢復正常時,就代表人類真正達到與病毒共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本土新冠肺炎持續維持在高原期,單日確診人數介於5萬多例至9萬多例不等,一線醫護疲於奔命,日前陳時中曾向醫護喊話,「大家已經撐了兩年多,最後一戰把它撐過去,讓社會能夠安全,是很大的貢獻。」

對此,陳秀熙認為,病毒不會消失,在經過變異後,未來可能在秋冬之際,演變成地方流行病,像是流感一樣,「這個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臨界點」,當民眾逐漸適應Omicron,中重症個案也下降之後,就可以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調降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降級之後,對走上流感化的趨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陳秀熙解釋,降級能讓新冠肺炎符合流感標準,屆時新冠肺炎將不再是新興傳染病,可能會演變成季節變動的地方流行病,就像是過去很多傳染病如德國麻疹等都仍然存在,人類本來就與病毒共存,「只是說當它不再致命的時候、不再產生重症的時候,才是你安心的時候」。

走向與病毒共存,陳秀熙呼籲,民眾不應再有獵巫心態,過去使用黑數是指如果漏掉隱性感染者,可能會造成社區傳播,但現在Omicron多為輕症或是無症狀,不能保證每一個確診個案都能被揪出,若民眾能走出獵巫心態,對於感染就不會覺得很可怕,也能進行新常態生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秀熙坦言,針對評估解封指標,因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營業型態,因此評估上有相當高度的困難,但仍有幾個重要的指標,包含餐廳恢復正常、交通流量恢復正常、課程恢復正常,就代表我們達到與病毒共存、新冠肺炎轉成地方流行病的情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