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肉粽美味可口,卻暗藏高熱量、難消化的危機。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糯米其實能養胃健脾,為什麼一做成粽子卻得敬而遠之?中醫師陳潮宗分享端午吃粽典故,揭露肉粽「難消化」主因,並建議腎臟病患者、消化功能不好者、心血管疾病者、糖尿病患者「4族群」不適合吃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端午吃粽子早在東漢末年《風俗通義》中就有提及:「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嘗之。」但到了晉代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而最早記載有味道的粽子則是在唐朝,《韋巨源燒尾宴食單》提到一種淋上蜂蜜的粽子—「賜緋含香粽」。宋朝有記載粽子的文獻則以甜粽子為主。直到有文字記載的鹹粽子出現時,已是明朝中期。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糯米作為粽子的主要材料,營養豐富具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固表止汗、止瀉、安胎、解毒等作用,《本草經疏》便記載:「糯米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補,則中自溫,大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充則身體多熱。」且糯米含有高質量的澱粉質和維生素B群、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
然而糯米被製成粽子或糕點之後,由於黏性較大,容易被擠壓成型,使致相同體積情況下的份量增多;加上現在製作肉粽講求豐盛、用料越來越澎湃,常以重油重糖的餡料入粽,冷食還會黏滯難化。中醫師陳潮宗提醒,古人認為性黏滯難化,不可久食,甚至令人身軟多睡,發風昏昏、心悸、瘡癤腫痛。
中醫師陳潮宗提醒!不適合吃粽的「4族群」
1、腎臟病患者:需注意沾醬及鹽分的攝取量,如醬油膏、甜辣醬等。中醫師陳潮宗並點名因現代人注重養生而受到歡迎的全穀類,卻恰好是腎臟病患者需要注意的高磷食物,如五穀米、蓮子、麥片、糙米等,都要避免吃過量導致高血磷症狀。
2、 消化功能不好者:多以糯米製成的粽子,如有腸胃功能不佳者,建議先從半顆少量開始攝取,避免一次享用過多,導致胃脹氣等腸胃不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心血管疾病者:粽子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而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中醫師陳潮宗建議粽子內餡可選較低脂的肉品,像是雞胸肉、豆乾丁、豬瘦肉等,也要減少高油脂食物如蛋黃、三層肉、豬油拌炒的餡料。
4、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碳水化合物及油脂的總量的糖尿病患者,則建議可做同質性份數代換,一顆肉粽相當於一碗半的飯量、一顆鹼粽相當於一碗飯量,可用代糖取代砂糖,避免血糖過高,建議一天一顆肉粽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