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嚴峻之虞,近期又出現有幼兒染疫併發腦炎的狀況,我國兒童重症累計至今(25)日共14例,其中就有4例因腦炎死亡,指揮中心日前也公告了8大病徵,提醒家長注意幼兒日常症狀,不過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小兒科醫師麥建方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指揮中心公布的8大症狀是和台灣兒科醫學會共同研議訂定,雖然可信度上沒有問題,但家長在照護判斷上其實可以從更多小細節察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是持續性的發燒,只要體溫超過41度大腦會調控體溫,不會讓溫度「持續」失控,如果溫度持續失控就是延腦出問題,體溫會持續飆升至41、42度。但如果只是短暫出現41度高溫,吃了退燒藥冒汗後恢復正常活力或只是活力稍微下降,就相對沒關係。另外要注意,三個月內嬰兒腦部未成熟,不適用以上說明。
而持續昏睡的部分則是因為大腦如果受損,就很難保持清醒。一般睡得香甜的人受到打擾會可能會伸懶腰或起床氣,但大腦受損的人「睡覺時甚至會痛苦呻吟」,就如同中風病人或腦傷患者倒地不起叫不醒,與一般的睡眠狀況相差甚遠。
如果發生持續嘔吐,首先要理解到嘔吐的原因很多,腸胃炎或腦震盪都會吐,病毒性腦炎造成大腦細胞受損、腦壓持續上升是嘔吐的原因,既然嘔吐原因是來自腦而不是胃部,即使胃吐光了還是會持續作嘔,而且多半伴隨神經相關症狀比如頭痛、畏光、抽搐。
抽搐症狀方面,大腦細胞損之後,腦細胞的指令電流無法正確地傳遞或亂放電,因此會出現類似像卡通中觸電身體抖動抽搐的現象。
而何謂「意識不佳」?除了很難保持清醒、昏昏沉沉,想像喝醉酒胡言亂語或亂發脾氣的樣子,有時候會出現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比如看到房間有恐龍在飛或媽媽變成怪物之類的幻覺,或是平時乖巧的孩子忽然脾氣暴烈、喃喃自語或奇怪的行為,這些難以解釋的現象一定要聯繫醫師,而不是收驚就好。
如果有持續頭痛,大腦受損、腦壓上升、腦膜受到侵犯都可以引起頭痛,這種頭痛不容易被止痛退燒藥緩解,而且容易伴隨畏光、步態不穩、意識不佳,需要綜合判斷認定。
肌躍型抽搐則是肢體突然出現短暫數秒、快速屈伸的抖動現象,有點像孩子受到驚嚇或者貓咪要甩掉爪子上的泥巴那種動作,於淺睡時發作特別頻繁,此動作於正常兒童時偶而可見。若發作次數越來越頻繁、持續太久,或連白天清醒時也出現則不正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是步態不穩,是由於管理平衡的小腦、前庭神經受損、或者掌管意識的大腦受損,都有可能出現不同型態的步態不穩,走路跌跌撞撞、無法平衡,就像喝醉酒一樣。
麥建方指出,上述舉例也許稍有誤差,最重要的還是請醫師依據整體症狀做綜合判斷,比如醫師還會評估呼吸、心跳、血壓、血糖等等腦幹與自律神經的問題,必要時也有檢查可以安排,目前新冠感染造成兒童死亡率僅十萬分之1.7,低於美國與日本,呼籲家長們戒慎但不恐懼,準備好兒童專責醫師的聯繫資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只有香港、台灣出現腦炎嚴重併發症,是否和人種、血緣等相關未來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