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醫護照護染疫病患!醫嘆沒辦法的辦法:不會交叉感染

▲醫師指出,若醫護皆隔離,病患無法得到救治,疫情就會更惡化。(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取自pixabay)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2022-05-18 17:23:09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自4月至今,已有240名確診醫護、照護員在隔離期間被召回照護確診病患。對此,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今(18)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大嘆「這是沒辦法的辦法」,若醫護皆隔離,病患無法得到救治,疫情就會更惡化,但民眾也不用特別擔心,確診後會產生抗體,不會產生交叉感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中央流行疫期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從4月1日至今,調查各縣市醫事機構與照護機構確診者提前返回工作情況,共有240名醫護在隔離期間被召回照護確診者。羅也提到,若攜有不同病毒株,確實有可能會交叉感染,但現在國內病毒株皆為Omicron BA.2,因此不用擔心會交叉感染。

對此,林應然也認為有可能會發生交叉感染,但現在台灣流行的病毒株都相同,通常一個病毒進入體內後,會防止另一個病毒繼續進入體內,較少有兩種病毒同時存在體內情形,也不會立刻就被新病毒感染。

林應然進一步說明,感染之後體內就會生成抗體,產生抗體後暫時會有免疫,「你不會說好像打乒乓球一樣,感染後痊癒,又被感染」,而自然感染抗體通常可持續大約至半年,視個人狀況而定,且就像接種疫苗一樣,抗體就算漸漸減少還是有一定免疫力,不是要在最高的狀況下才有免疫力。

現在確診人數持續攀升,醫護疲於奔命,林應然坦言,「這個疫情沒有辦法這樣中止」,只能透過防疫政策如隔離、減少社交距離、戴口罩等措施讓疫情慢慢發生,但無法中止疫情。

林應然認為,現在疫情越燒越厲害,但隔離政策越來越鬆,就是政府要逐漸放手疫情、走向開放,如同韓國、新加坡、印尼幾乎都不管制,民眾感染就在家休息,若無大礙也可出門工作,「逐漸走向開放的政策其實是正確的,只是總是要有一點代價」。

林應然解釋,若醫療量能足夠,就是要逐步鬆綁,最後那些沒有感染的人還是要感染,疫情已經持續2年多了,對經濟、民生影響甚鉅,持續隔離民眾不能上課、上班,很多事都無法做,整個行業都要受到影響,且現在疫苗覆蓋率高, 99.7%多是輕症或是無症狀,不需要過於嚴苛看待,將重點放在中重症、老年人、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即可。

林應然提到,現在確診醫護人員去照護確診者也是仿效國外如美國、義大利等國,醫護雖然防疫知識比較豐富,不過一直接觸病人,感染機率很高,也免不了被感染,可是若感染者都隔離,「醫院就會垮掉了!」病人也無法得到救治,疫情就會更惡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有醫師指出,「人民自發升上2.38級警戒」,減少外出時間,林應然也呼籲,民眾還是要自主防疫,若有疾病要趕快進行快篩、減少接觸,減緩疫情快速上升,未來無法避免每個人要受到感染,「我覺得到最後我們每個人都要感染到,只是先後的問題」,如果有打疫苗者,除日常防疫措施要繼續維持,盡力而為不用太擔心染疫;高風險者、免疫力差者就比較要小心,應打疫苗降低風險。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