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本土疫情大爆發,防疫政策改變,防疫保單理賠爭議也延燒,包括數位健康證明是否取代書面診斷證明文件,產、壽險公會態度也不同,壽險公會已同意,但產險公會則僅用「建議」方式,也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10)日下午再度親上火線,在金管會線上記者會向保險業喊話及提醒,「財務赤字可以改善,信任赤字難以彌補」,尤其對金融業而言,社會大眾的信任更是永續經營發展的基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天牧一開始先謝謝保險業者,從防疫險到疫苗險,提供民眾移轉風險的管道,讓民眾在面對染疫可能造成的支出增加或收入減少時,能多一層保障,他也坦言疫情的變化確實對部分保險業帶來財務上壓力,金管會也關心保險業財務健全與營運穩定,但不可諱言,在醫療資源妥適運用、保戶權益維護、保險業損失控制等不同面向間,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
他亦提及金管會已與衛福部加強協調,在合乎防疫政策措施且不偏離保險契約條款意旨下,儘量協助取得兼顧各方需求的理賠證明文件,例如數位健康證明就是一項可行的方案。
對於在尋求共識的過程中,難免基於各自立場而有不同主張,黃天牧提醒保險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部分金融機構倒閉造成經濟衰退、失業率攀升及社會動盪,負責人卻領取高額酬勞或全身而退,使民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降至谷底,甚至發起「佔領華爾街」運動。此後即使金融機構獲利好轉,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卻長達10年持續低迷。
黃天牧說,舉這個例子是要提醒保險業,財務赤字(fiscal deficit)可以改善,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則難以彌補,尤其對金融業而言,社會大眾的信任更是永續經營發展的基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相關議題討論過程中,他也提出2項呼籲,首先,請保險業以建立長期信賴關係為出發點,在採用數位健康證明等兼顧各方需求的方式下,協助保戶處理理賠申請,發揮積極正向的力量,維護產業形象與信譽。
此外,防疫險2年內都能申請理賠,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一定拿得到理賠金,不用急著申請相關證明。請民眾共體時艱,先將醫療院所量能留給有緊急醫療需求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