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單日確診人數破萬,衛福部長陳時中預估,疫情高峰可能在5月20日左右。不過由於台灣疫苗施打率高,中重症比例相對較低,指揮中心陸續更動防疫規範,包括放寬居家隔離天數與密切接觸定義、取消簡訊實聯制、啟動快篩實名制等,呼應先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宣示的「中重症清零、輕症有效管理」防疫模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觀察網路輿情對於「疫情」的討論走向,台灣歷經2年的嚴格防疫措施,3月底難擋Omicron高傳播力,進入社區感染,隨著確診數字不斷上升,疫情的輿情聲量在3月底提升至每日3萬則以上,主要的討論面向,聚焦在辯論「清零」與「共存」的路線選擇,最終在4月初的行政院會拍板「新台灣模式」,與病毒邁向共存的防疫模式,爾後輿情延伸討論快篩試劑,也開始關注Omicron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危險,例如兒童疫苗、校園防疫等議題也開始被提起。
總結來說,4月定調與病毒共存後,整體的輿情討論除了兒童疫苗之外,主要圍繞在各項因應共存的防疫規範上,例如快篩實名制、居隔與居檢的天數調整、簡訊實聯制等等,這段時期,可說是民眾適應「與病毒共存」的階段,更期待相關管制儘速調整、早日恢復正常生活,使得「疫情」的討論聲量節節升高,連續多日超過30日均線與120均線,以趨勢觀察,目前仍持續上升中。
然而,若進一步分析相關防疫規範的正負面聲量,可發現居家隔離、簡訊實聯制、快篩實名制、居家檢疫等近來有所調整的防疫措施,都是負聲量高過正聲量,凸顯民眾的「怨氣」。尤其居家隔離政策的聲量最大,累計突破20萬則,而負面聲量約有20%,網路好感度僅0.5,另外就是快篩實名制,好感度也只有0.5,兩項政策的好感度不及取消簡訊實聯制和放寬入境居家檢疫。究其原因,當台灣的確診數字快速增加,但通報與管理的速度跟不上,使得隔離亂象頻傳,地方政府與醫護基層哀號,一般民眾更是無所適從;而快篩實名制使全台各處再現排隊人龍,政府雖然希望這波疫情能軟著陸,但行政機器的調整跟不上升溫速度,民怨仍不斷升溫,因而帶來負面討論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細究輿情中這些負面聲量的實質討論內容,以居家隔離規範為例,負面聲量占最大宗的就是在「研究目前的居家隔離方案」,聲量比重約3成,因為流程複雜、等待確診與隔離通知時間很久,讓研究目前3+4方案到底如何運行的負面聲量最大。其次,則是援引雙北拋出的「以篩代隔」來批評目前中央政府頒布的居隔規範,認為居隔者暴增帶來不便,在疫苗覆蓋率完善、中重症比例低的情況下,不如不要再進行居家隔離,聲量17.6%。第三是抱怨目前全台各地民眾擠進社區篩檢站排隊篩檢的情況、居家隔離的配套措施,兩者聲量皆是13.5%。
網路輿情發現,現階段的混亂與不便,已讓民怨四起、帶來大量的負面聲量。過去台灣社會經歷兩年的高強度防疫,屢屢創造清零「神話」,更讓指揮官陳時中被捧為「防疫英雄」,一直到這波本土疫情爆發,清零確定破功,指揮中心不得已且戰且走,最終宣告台灣將與與西方世界一樣「與病毒共存」。然而,當初不斷對內宣傳防疫佳話,也培養出了一批「清零」的堅定信仰者,因此現在轉向通往「共存」的路上,指揮中心不得不採取「漸進式」的防疫規範,名義上是宣稱要避免一下子放太鬆,疫情成長會過速,但實際上卻是與「共存」的防疫目標自相矛盾,求的只是給支持者一個交代,或許,真得等到陳時中無法抵抗民怨的那天,台灣社會能真正迎接「後疫情」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