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9日專電)中國對抗COVID-19堅持動態清零,多地經濟活動大受打擊。前澳洲總理陸克文預期,北京高層為實現全年目標,將走財政刺激老路,大舉投資基礎建設,以債務推動經濟成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任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會長並主持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的陸克文(Kevin Rudd)在澳洲參加「習近平不穩定的一年」網路活動時說,中國經濟成長明顯趨緩,主要源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擊地產與科技業、堅持「動態清零」等政策選擇。
習近平去年提出「共同富裕」,意圖實現社會財富重分配,且拉高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替中國未來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科技與經濟脫鉤未雨綢繆。中國監管機構打擊地產、科技等產業,民間企業信心受衝擊,反映在固定資本投資低落上。
根據官方數據,今年首季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4.8%,低於成長5.5%左右的全年目標。
陸克文說,中國官方經濟數據存疑,市場分析師普遍預期中國全年經濟只會成長2%至3%,這將是30年來中國經濟成長最大修正。上次中國GDP年增率降到這種地步,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中國面臨國際制裁多年期間。
陸克文指出,中國1/4經濟活動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封控防疫政策不同程度影響,加上俄烏戰爭2月爆發後拉高能源與農產品價格,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劇,經濟成長前景不樂觀,各國對中國貨品與服務的需求也會修正,不利中國經濟成長。
跡象顯示北京高層近半年來已修正路線,強調經濟穩定的重要性。習近平幾乎不提「共同富裕」,地產業去槓桿力道減小,監管單位對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擘的打擊也逐漸鬆手。
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5日集會後宣告,將「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
陸克文說,這對預期中國今年稍晚就會鬆綁防疫政策的人來說形同澆了一盆冷水。
他預期,為填補經濟成長缺口,中國政府與中共會重拾刺激經濟的老路,貨幣與財政刺激雙管齊下,各界將再度見到中國另一波由債務刺激的投資,掀起基礎建設熱潮。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中國政府為穩住經濟而推動人民幣4兆元(約新台幣17.7兆元)刺激計畫,同樣以基礎建設為主軸,卻帶來房地產市場過熱、地方融資平台氾濫、鋼鐵等產業產能過剩等後遺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高層此時試圖穩定經濟另一重要因素是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秋季舉行,進行5年一度的換屆,習近平有望展開史無前例的第3任總書記任期。
長期觀察中國政局的陸克文認為,習近平大權在握,連任幾乎沒有懸念,但經濟、抗疫、暗地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政策方向遭致批評,可能促成更多非習近平的人馬進入領導階層。新一屆領導班子如認定習近平決策錯誤,也許不會繼續盲從或對未來政策方向懷抱絕對信心。(編輯:馮昭)1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