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母親節的到來,有些人因為新冠疫情肆虐無法與媽媽見到面,有些人則失去了他們摯愛的母親,但也有不少家庭選擇好好慶祝。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盟的預測,今年美國人平均將在母親身上花下246美元,預計總花費將達317億美元,相當於有著新台幣9千億的商機,然而過去訂下母親節的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卻也窮盡一生致力於反對將「母親節」商業化,最後孤單一人在收容所死去,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事實上有著相當嚴肅的歷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安娜賈維斯的故事——以及現代母親節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1850年代,當時的安娜賈維斯是母親安李維(Ann Reeves Jarvis)13個孩子的其中一位,在那個年代裡,安納13個手足只有4個活到成年,許多人在年輕時就死於肺結核,她的哥哥甚至是唯一一個有自己小孩的人,母親節的創始人安娜賈維斯膝下並無子女,一輩子都沒有生育,母親節並不是她的後代慶祝她的日子,而是她紀念自己母親的一天。
▲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是1908年第一次慶祝母親節背後的推手。(圖/維基百科/BETTMANN, CORBIS) 安娜賈維斯的母親安李維是那個年代鼎鼎有名的女權運動人士,當年美國正值慘烈的南北內戰,在西維吉尼亞州的安李維籌組了「母親日工作俱樂部」( Mothers’ Day Work Clubs),照顧因為戰爭而受傷的士兵們,並致力於解決降低嬰兒死亡率、改善衛生條件等公共衛生問題,戰後該團體另一名先驅茱莉亞‧沃德‧豪伊(Julia Ward Howe)提出「戰爭是可預防的邪惡,母親有『神聖的權利』保護兒子的生命」的想法,提倡設立「母親和平日」(Mothers’ Peace Day),並由安李維率領該團體與南北方的母親們積極促成雙方對話與和平。
當母親安李維在1905年5月9日逝世後,安娜賈維斯希望能夠延續她母親生前那看似微小卻偉大的付出來向母親致敬,並實現母親在世時希望有個特定一天能夠表揚普天下母職的節日,因此她選擇星期天這個大眾普遍休息、上教會禮拜的日子,並選擇最靠近母親逝去的「5月第2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三年後更在從小成長的西維吉尼亞州格拉夫頓鎮(Grafton)的當地教堂前舉辦了第一個母親節慶祝活動,更發放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給所有上教會禮拜、參與野餐的媽媽們。
▲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出生的居所現址已成為母親節博物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根據西維吉尼亞衛斯理學院的女性歷史學者凱薩琳‧安托里尼(Katharine Antolini)的論文研究指出,賈維斯當年訂下「母親的節日」(Mother’s Day)而非「母親們的節日」(Mothers’ Day),是因為她希望大眾們可以藉由「為人兒女」的身份去讚頌自己的母親,而非「讚頌全天下的母親」。
在她的努力推動下,西弗吉尼亞州州長1910年將母親節訂為法定假日,1914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更正式簽署法案,將母親節定為美國的法定節日,並在1919年實現美國婦女選舉權,確立了這個節日的正式地位,此後美國有愈來愈多城市與州開始慶祝母親節,而這個慶祝文化也隨之傳播,在全球各地更加本土化、商業化。
但安娜沒想到的是,這個慶祝活動在時代推進下卻演變成被商人們綁架剝削的節日。
▲歷年母親節支出紀錄。(圖/翻攝自美國全國零售聯盟) 安娜賈維斯因為有著「母親節創始人」的頭銜在當年的美國頗有名氣,最初有不少商人與企業家看準這個龐大的市場與利益希望與她合作,然而安娜賈維斯卻不希望母親節跟錢有所瓜葛,先是註冊了「母親日國際協會」的商標,又公開譴責商人們藉機促銷牟利,看到康乃馨的價格飆漲的情況更讓她備感沮喪,自1922年起安娜賈維斯開始公開抵制每年五月提高白色康乃馨價格的花店。
她也因此開始痛恨「慈善團體」打著母親節大旗為各種慈善活動募捐,不相信這些捐款會得到善用,為此更努力規劃杯葛行動、威脅興訟,甚至一度因為美國前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利用母親節的名義為慈善組織募款而向她表達抗議、闖入點心糖果商與其他團體的母親節活動現場,破壞販賣康乃馨與母親節募款的活動,被以妨礙秩序罪名遭當地警方逮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終身未嫁未育的安娜賈維斯將「母親節」視為她的事業和資產,她簽名時總是記得在名字後面寫上「母親節創始人」,企圖改革母親節的動力讓她挨家挨戶尋求連署廢除母親節,甚至耗費自己的積蓄與利用母親節促銷的商家打官司,最高同時有33起訴訟案件在身,更是因此破產只能住在療養院。1948年,她以84歲高齡死於費城「馬歇爾廣場療養院」,當年的她在身無分文,只能與其他孤苦無依、貧病交加的老婦一樣默默病逝而無人聞問。
儘管如此,由她創造的母親節文化仍在全球發揚光大,有報導稱她的後代家人們為了堅持其理念,子孫們都秉持不消費的理念,從沒為了慶祝這個節日而買過任何一束康乃馨或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