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童條款」SOP出爐 兒科醫:做好3件事降低風險

▲因應新北中和2歲童確診新冠肺炎逝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宣布,若兒童出現緊急狀況需要立刻就醫,必要時可自行前往。(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2022-04-21 18:22:30
因應新北中和2歲童確診新冠肺炎逝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宣布,若兒童出現緊急狀況需要立刻就醫,必要時可自行前往。對此,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小兒科醫師麥建方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提醒,兒童重症機率仍低,「家長千萬不要恐慌」,但成人應做好防疫措施、鼓勵兒童戴口罩,並隨時攜帶酒精瓶做好手部清消,降低感染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北中和有一名2歲兒童,14日確診新冠肺炎,病程進展快速且嚴重,19日就辭世。家屬控因孩子身體不適,曾打電話聯繫1922與衛生所反映,卻遭踢皮球,遲遲等不到救護車,卻也因未接獲衛生單位通知不敢自行就醫。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修改兒童確診病例緊急送醫警訊,包含兒童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

另若兒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可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

對此,麥建方解釋,前述情況都是屬於非常緊急,來不及通知衛生局,需要立刻出門就醫,但若只是胸口有點痛、呼吸微喘,精神意識還很好,比較不緊急的狀態下,還是希望民眾可先按照流程,知會1922、衛生局解除電子圍籬再就醫,避免衛政人員疲於奔命。

麥建方透露,現在各縣市正在建立視訊診療模型,在並非緊急的狀況下,可讓醫師線上聯繫與排除緊急狀況,只是醫師不可能24小時都在線,病童與家屬存有疑慮,仍然可以行使緊急就醫權。他也建議,民眾家中應基本常備兒童常用退燒藥,並諮詢熟悉醫師,準備肺炎相關如氣管擴張劑、感染相關抗生素、降低發炎的類固醇等,經過醫師視訊診療後,若不便外出取藥,就可經醫師指示使用,避免家長因為輕微症狀,過度著急跑出電子圍籬。

「兒童症狀變化瞬息萬變!」麥建方說明,有些家長可能比較不會解讀病童症狀,不了解是否需要緊急就醫,此時可先聯繫平日所熟悉的診所醫師,針對兒童狀況給予建議,或採用視訊診療,就可以快速了解兒童狀況。

雖然目前6歲以下兒童仍無疫苗可打,外界也擔心中和兒童案重演,不過麥建方強調,「家長千萬不要恐慌」,全人口中症率為千分之4,重症率為萬分之4,而依照國外經驗,兒童重症機率約為萬分之1,機率相當低,不必過度緊張。家長若想降低兒童染疫風險,麥建方提醒,「大人只要出入家門,就有可能會帶病毒回家!」,因此外出時需要做好戴口罩、手部清消、保持社交距離,回家後也要立刻脫掉外衣、洗手再接觸小孩。

此外,麥建方也分享,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戴口罩與勤洗手,不用覺得孩子戴不住口罩,依照他的臨床觀察,「我覺得孩子是有蠻大的機會戴上口罩」,當孩子看著週遭大人與同儕都戴口罩,也會想要戴口罩,有些孩子甚至會把口罩當成自己的「時尚配件」,或是藉由口罩不同形狀與卡通款式,同理孩子心情,讓孩子喜歡戴口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時吸入飛沫感染,「孩子如果經過適當的訓練,他們把這些SOP都融入到生活裡面內化之後,其實他們都可以做非常好」。

部分孩子若是真的戴不住口罩,麥建方建議,可以幫孩子戴防疫帽,雖然效果不如口罩好,但可以適時提醒孩子保持社交距離,且麥也觀察到,近期隨身攜帶酒精瓶的人變少,建議民眾出門時還是要隨身攜帶酒精瓶,在碰觸電梯按鈕、門把等公共場域或是用餐前,要隨時清潔手部,降低環境病毒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麥建方表示,雖然這段期間應該避免出門、出入人潮複雜的公共場所,不過以小兒科立場,家長還是可以適時帶孩子前往通風良好的公園或是人行道走一走、跑一跑,幫助兒童心理衛生發展。若是兒童染疫,家長需要陪同照護時該如何降低感染風險,麥建方強調,「最重要的是請大家趕快去打完3劑疫苗」,並且依照醫護人員指示,正確穿脫防護裝備、確實做好各環節的手部清消,即使面對感染性病人,也不用擔心會被感染。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