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目 Subaru BRZ 依舊是樂趣先決,但賞玩代價 150 萬是否仍誘人?

▲ 二代目 Subaru BRZ 依舊是樂趣先決,但賞玩代價 150 萬是否仍誘人?
2GameSome - 有車賞-2022-04-21 09:55:00
對於以操控駕馭為首,預算卻有限的熱血車迷來說,諸如 Toyota GT 86(現更名為 GR 86)及其雙生作 Subaru BRZ 一直都是絕無僅有的首選。甚至綜觀現今的電氣化、節能主流態勢當道,這兩間車廠卻也貌似沒有要打退堂鼓,在去年推出同樣基於相同平台架構的新世代繼承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 2GameSome 所試駕的,則是 Subaru 率先導入國內市場的 BRZ 2.4 AT 自排旗艦式樣,而本車建議售價一口氣飆漲到 150 萬的區間帶(156.8 萬),是否真能延續以往性能車迷的搶購盛況、亦或是被價格數字所震懾退卻?

BRZ 在台灣市場供應手、自排兩大編成,本次所試駕的為後者,建議售價 156.8 萬元。
說到這輛雙門跑車的起源,已經可以追溯至十年前了,在當時,2.0 升自然進氣、水平對臥的動力配置、加上純後驅的傳動設定,這些產品調性都使得 86 與 BRZ 的目標受眾非常明確。十年了,謠傳的渦輪、TNGA 模組化車體並沒有出現在第二代上,而是就既有的架構進行排量擴充、底盤強化,原廠也相當有自信地表示如此改變將依舊提供最上乘的駕馭樂趣,而事實又到底是不是如此?

邁入第二世代的 BRZ 依舊與 Toyota GR 86 互為共生關係。雖說是大改款,但在基本的動力、車體架構方面並沒有大幅變動。
雖說骨子裡的內容大致相仿,但不得不說第二代 GR 86 與 BRZ 的設計變革還是相當具誠意,以本次試駕的 BRZ 為例,單就車頭造型就得以看出與前代車型的不同,C 字型 LED 燈組搭配兩側水滴造型的進氣孔、加上深具品牌家族特徵的六角型水箱護罩,好不好看其次,但確實顯露出深具跑格、低趴的視覺感。不過,個人認為 BRZ 在設計最深得人心之處,在於短車尾的造型,一改以往額外加裝尾翼所造就的突兀感受,從上至下的層次堆疊分明,搭配雙邊單出的排氣尾管設定,動感形象也不在話下了。

雖是世代變革,但從 BRZ 的水箱護罩還可以看出家族化的影子。
車尾堆疊層次分明,不再像上一世代一般無法互相融入,視覺觀感舒適許多。
鴨尾採整合式設計,視覺上的一體性更高。
若從車側望去,不難看出 BRZ 還是維持既有的車格體態,4,265 x 1,775 x 1,310 mm 的車身尺碼設定,增幅範圍不大,很顯然是為了符合其 FR 前置後驅跑車設定。此外,圈胎配置也比前世代車型升級一吋,配胎為 Michelin PS 4 215 / 40 / R18,寬度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薄,對於熱血車主而言,顯然有升級空間。

BRZ 的車身尺碼並無太大變動,甚至車高還降低了近 10 mm,明顯是要保留其緊湊雙門跑車的駕控體感。
BRZ 的圈胎配置從上一代的 17 吋升級至 18 吋,輪胎則使用 Michelin Pilot Sport 4 規格,明顯有升級餘韻。
或許是原廠收到不少買家的回饋,BRZ 在內裝的變革上明顯比起前一世代車型還要優秀不少,相較以往使用大量塑料材質的手法,這次則加上了些許麂皮材質來混搭,縱使就質感的呈現上並沒有 150 萬產品該有的水準,但比起上一代還是有不少長進。除此之外,紅色車縫線的大量導入、加上方向盤的握感、手煞車位置甚或是模式切換的按鈕位置,確實都在不斷提醒這是一輛具備戰鬥態勢的操駕機器,相信可以滿足不少性能車迷的胃口。

RZ 的整體控制佈局與上一代類似,但質感的呈現上卻天差地遠。
方向盤輕巧好握,絕對是駕駛這類雙門跑車必要的元素。
曾幾何時,這類以駕馭為主要導向的產品,也導入了雙曲恆溫空調等高階舒適性配備?
座椅亦採用麂皮、真皮交疊材質運用,在支撐和包覆性的表現都相當不錯。
本次 BRZ 在數位化的進程上也有所強調,舉凡可切換多種模式的 7 吋 TFT LCD 數位儀錶、8 吋多媒體影音觸控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等都納入標配,顯現出此類數位科技對於當前買家的重要性,就算過去強調性能、駕馭樂趣的跑車在當前市場考量下也無法例外。

儀錶全面採數位化配置,中央處聚焦在轉、時速錶等與駕駛直接相關的介面數據;左方因應需求可切換駕駛輔助、駕控 G 值等資訊。
Track 模式亦有專屬的儀表顯示,讓人想起 Honda 當代性能傳奇 S2000。
7 吋 LCD 配置供應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等智慧型裝置互聯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2.4 AT 自排版本的 BRZ,全面標配了 Eyesight 智能駕駛輔助,舉凡 ACC 定速巡航、PCB 預防碰撞、LSW 車道偏擺警示、LDW 車道偏離警示等系統都有完整搭載。雖說這類駕駛輔助科技未必是產品受眾必須的配置,但,倘若需要以此車作為跨縣市的長距離移動手段的話,這些配備還是起一定便利作用;只是,本車所搭載的 Eyesight 並無配置車道置中,以當前科技角度,要擔任完美通勤者還差一小步。

2.4 AT 自排旗艦式樣標配 Eyesight 智能駕駛輔助。
一如前言所述,第二代 BRZ 所配置的,同樣是源自 Subaru 的 BOXER 水平對臥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代號為FA24,置入了源自 Toyota 的 D-4S 進氣岐管與缸內直噴技術,並且將排氣量拉高至 2.4 升,搭配六速自排,具備 234 ps / 25.5 kg-m 的峰值輸出。在進行試駕之前,其實筆者有事先搜集相關資料,根據官方對國際媒體的說法,新一代GR 86 / BRZ 會一反外界期望,放棄渦輪機構的加入,主要原因是其作為 FR 前置引擎、後輪驅動,並且以動態駕控為主要訴求的跑車,在動力輸出上若設定得過於猛爆,會破壞整體車身架構的平衡,故最後才會如你我所見,本車選擇在排氣量上動手,增加些許輸出來維持產品的開發初衷,而事實的體感上又是不是如此呢?

代號 FA24 的直列四缸自然進氣水平對臥引擎,本體由 Subaru 研發,進氣岐管與缸內直噴技術則由 Toyota 支援。
確實,BRZ 在踩踏油門的直接反饋絕對沒有像現今作為主流的渦輪核心般暢快,但原廠刻意將最大扭力的峰值設定於3,700 rpm 轉速時即可釋出,比起上一代需透過高轉速來釋出動力,本車在提速的力道顯得直接許多,不過,請別忘了它還是一輛搭載著自然進氣引擎的產品,要這輛車能夠提供猶如渦輪般的敏銳推力反應,未免也太勉強它了。

自然進氣的動力輸出當然不若渦輪猛爆,但這也不是 BRZ 這類雙門跑車所要強調的訴求。
至於體感部分,BRZ 雖然可以透過不同循跡系統的模式來調整車尾的靈活性,甚至只需切換至 Sport,在入彎時稍加點油門便可以輕易產生滑胎現象,但以此為基礎,本車在邁入新世代後,明顯朝向更舒適、穩定的方向前進,一改前代的硬派反饋,換來些許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舒適體感。而在筆者所搜集的資料當中,可以發現到相較於 GR 86,BRZ 的彈簧參數截然不同、甚至防傾桿要比前者粗上不少,這也代表著 BRZ 想要藉由水平對臥引擎與底盤設定的不同來凸顯出差異性,因而可以想見 BRZ 在車身動態的穩定度上會比 GR 86 還要好不少,但相反地,後者能夠給予的駕控樂趣也會較多;而兩者的差異性究竟會有多大,只能待體驗過 GR 86 後,才能知曉答案了。

有關循跡系統、駕控模式的選擇,直接在排檔後方即可輕易切換。
BRZ 的車體架構設定較為專注在「駕控精準性」這件事情,藉此與 GR 86 做出區隔。
在過往,86 與 BRZ 的出現,讓購車預算有所限制的熱血車迷得以更輕鬆入手一輛本質基礎相當優秀的玩樂性 FR 小跑車,甚至可以撥出一些費用來進行個人改裝與優化,切身了解所謂玩車文化的真正意義。只是,眼看新一代 BRZ 的正式建議售價一口氣突破了 150 萬大關,比起上一代硬是多出了數十萬元的漲幅,對於想要買來「落地改」的玩家來說,無疑是一堵高牆,或許修改目標改換 Mazda MX-5 也不無可能;此外,此價格的調漲,讓BRZ須面對上如 Ford Focus ST、VW Golf GTI等強悍對手,雖然BRZ有著獨有的FR 先天條件與雙門跑車的注目外型,但對手也有更強勢的動力、更實用的空間,兩相權衡之下,先不論孰優孰劣,但卻也因此讓BRZ陷入了更猛烈的市場戰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換個角度,在當今以電氣化作為主流的汽車市場,BRZ 的存在就像是貝殼裡的珍珠般,不僅馬力輸出不會被無限上綱,對新手而言,也是相當好上手、絕無僅有的前置後驅跑車。若以此論述作為思考點,超過 150 萬的售價到底有沒有入手的價值?或許又添增了些誘人魅力、或許又讓此答案更難以解答了。對你而言,會如何回應此難題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