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侵烏作戰表現頻掉漆 「毛熊」形象失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超過50天,沒能如預期般快速擒伏基輔當局、戰場表現頻傳掉漆。圖為被摧毀的俄國軍備設施。(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央社-2022-04-17 05:00:00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超過50天,沒能如預期般快速擒伏基輔當局、戰場表現頻傳掉漆,黑海艦隊旗艦還遭烏軍擊沉,多重失調導致俄軍「北極熊」強悍印象在這場戰爭失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盛頓郵報」一篇評論認為,俄軍戰場表現蹩腳的原因在於先天失調的軍事文化。

華郵專欄作家布特(Max Boot)說侵烏戰爭讓俄軍各種缺陷赤裸裸攤在眾人眼前,包括腐敗、殘暴、士氣低落、計畫不周、後勤不完善、情報低劣、單位間缺乏協調、過度集權和基層軍士官缺乏主動性,這些不是新問題,也不會在短期內解決。

● 事前誤判情勢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俄羅斯的第一個錯誤是低估烏克蘭軍隊的抵抗意志和能力。一名西方情報高層告訴BBC,俄國認為只需像特戰部隊和空降兵(VDV)這類的輕裝的「尖刀部隊」,就足以達成重要戰術目標、擊敗守軍,結果全然相反。

其次是莫斯科高估自家部隊戰力。雖然俄羅斯總統蒲亭任內推動雄心勃勃的軍事現代化改革,但一名英國軍方高層認為,俄軍大部分投資僅限於龐大核武庫和像極音速飛彈等新研發,龐大基層三軍的更新腳步仍有限。

經濟拮据嚴重限制軍事力量的發展,以致俄軍精確制導彈藥裝備數量有限,無法大規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消滅烏克蘭野戰部隊。

● 俄軍大罩門:指揮僵化、資訊化嚴重不足

「紐約時報」訪問20多名美國、北約和烏克蘭官員剖析俄軍表現,發現下級軍官不被准許在前線臨機應變或當機立斷,俄軍領導層權力過於集中,即使是小事也得向上請示。

中國軍事評論員席亞洲指出,俄軍作戰計畫整體而言正確,但執行過程脫節頻傳,凸顯對自身和烏克蘭情況都存在「戰爭迷霧」,即兵法所謂「不知彼亦不知己」,可看出俄軍戰場邏輯是「試探-受挫-加碼-成功-再試探」,戰略上牛刀殺雞,戰術上卻是戴鐐銬跳舞。

另有專家認為,俄軍問題除精確制導武器數量、預警機、電戰機數量不夠,資訊化也嚴重不足,無法依靠資訊優勢,引導空中和地面精確打擊火力,透過大規模精確打擊瓦解敵方防禦。俄國在戰區聯合指揮中心這類機制上不若美、中,嚴重妨礙戰場協同指揮。

● 俄軍「營級戰術群」缺點盡現

歐洲重要智庫、德國柏林「歐洲外交關係協會」( ECFR)高級研究員葛雷塞爾(Gustav Gressel)指出,俄軍戰場表現低於外界預期,部分原因是政治上的一廂情願以致作戰計畫疏漏,低估烏克蘭抗敵意志,俄軍後勤和部隊不同單位間的協調存在嚴重問題,軍改後推出的「營級戰術群」在戰場上暴露缺失。

俄軍這次作戰,是以軍事改革所創建的營級戰術群(BTG)為主,簡單說就是以職業軍人組成的聯兵營,一個BTG從步、砲、裝甲、工兵乃至防空一應具全,優點是行動快速、機動與火力均強,缺點是種類繁雜但又不多,一但某些單位損失,整個力量會大減,且極度考驗後勤,自持能力遠低援師、旅級單位。

葛雷塞爾指出,如俄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就應以師、旅級或軍團等單位參戰,但克里姆林宮出於不想給國內民眾要大動干戈的思維,選擇繼續以過去只參與過低強度戰事的BTG參戰,暴露蒲亭與幕僚錯估情勢。

席亞洲也說,俄軍BTG重戰鬥、輕後勤特色在烏克蘭戰場反淪缺點,一個BTG的後勤規模太小能力不足,大部隊的後勤補給線又跟不上一路猛衝的BTG,結果就是屢見部隊輕率放棄故障或燃油耗盡車輛,任由烏軍擄獲的難堪畫面。對只有十幾輛戰車的BTG來說,損失一輛都不輕,遇故障加烏軍伏擊襲擾,很快就吃不消。

● 俄軍是紙老虎?專家:切莫如是想

紐時指出,西方政府勤於公開俄軍戰場上的失利並散布,盼打擊俄國士氣、增強烏克蘭人民心,結果是曾懼怕俄羅斯的歐洲各國如今表示,他們不再像過去般被俄軍的地面部隊嚇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葛雷塞爾指出,俄軍這次作戰暴露的弱點是協調統整能力嚴重不足,同時指揮由各兵種組成的過多單位時常無法有效協調。

但他強調,人們不應有俄軍表現如此差、這次縱使擊敗烏軍今後也不足為懼的想法,當在不同政治考量下發動不同戰爭時,俄國自然也不可能犯相同錯誤。(譯者:陳亦偉)111041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