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2日鬆綁校園因應新冠肺炎停課標準,高中以下停課將以班級為單位,若該校有超過3分之1或是達10班以上停課全校停課。對此,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認為,學生受教權與防疫須妥協平衡,12歲以下的小學族群因尚未接種疫苗,停課規範若要再趨嚴也可以,不過兒童屬於低風險群,即使感染也少有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連日單日本土確診病例數皆超過百人,根據原版停課標準,每班1人確診全班停課,每校2人確診全校停課,不過上百所校園因此停課,為避免影響學生受教權益與教學,教育部12日修正校園因應新冠肺炎停課標準。
根據新版停課指引,停課以班級為原則,高中以下學校,若有3分之1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班級停課10日、大專院校若有3分之1以上科/系/所班組停課10日,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教職員工生皆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對此,林應然認為,「任何政策都是一種妥協的方法」,若不修改停課指引,以Omicron變異株的傳播速度,可能在未來的1至2週內,各校都會有學生感染,所有學校停課。
林應然表示,過去在單日只有零星感染個案時,可以有1、2人感染就全校停課,但以現今每日數百人感染的狀況下若適用原版規範,最後就會全台教學停擺,在折衷之下,「所以現在的這個方法,其實我認為還可以啦」。
「沒有那種政策是魚與熊掌兼得的!」林直言,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完全避免感染,但要在意感染之後有無產生重症與死亡,因此學童家中的大人與年長者更應打疫苗,這樣即使兒童染疫回家,家人會較安全,也不會造成社區感染突然間大爆發。
林應然分析,台灣防疫已經算是較為嚴格,現在流行的病毒株是Omicron,並非先前風險較高的原始株、Alpha病毒株、Delta病毒株,Omicron較為溫和,確診者99.6%都是輕症跟無症狀,所以一般健康的學生「應該讓他們正常去上課是比較好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應然建議,兒童與青少年本來就屬低風險群,且12歲以上青少年幾乎9成都已打兩劑疫苗,成為更低風險群,停課規範「其實是可以更放鬆一點」,至於12歲以下兒童如小學族群等尚無疫苗可打,林認為可以稍微趨嚴一點,只是這些兒童也屬低風險群,即使染疫也少有問題,當新冠肺炎風險與流感接近,就要一般化考量,台灣不可能一直封鎖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