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全球最後兩個以清零為傲的地方,看起來都守不住了。日前祭出鴛鴦鍋封控的上海,終究抵不住Omicron的威力,單日確診破9000;海峽彼端的台灣,也連續4天確診破百。兩岸看來終究沒有辦法脫離「與病毒共存」的世界潮流,但過去兩年防疫太嚴、人民自然免疫力不足,卻是兩岸共同隱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新的疫情局勢,對岸仍然負隅頑抗,2000解放軍進入上海、周邊各省支援萬名醫療人員、全市2500萬人將展開核酸檢測,似乎仍然不願意放棄「清零」的努力。而台灣,沒有這麼大的檢驗能量,只能在基隆搞個「類普篩」,而且還沒開始篩,疫情就隨著連假人群的移動蔓延開了。
眼見疫情是回不去了,行政院長蘇貞昌立刻喊出「新台灣模式」,說是「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但立刻就遭雙北質疑,「清零還是共存要說清楚」。蘇貞昌的話講得好聽,但其實根本是互相矛盾的,所謂的「新台灣模式」,不過是政治預防針。
用簡單的話翻譯蘇貞昌的12字真言,如果疫情僥倖能獲得控制,就是政府英明,完成了蘇貞昌所說的「正常生活、穩健防疫」;萬一疫情失控,就是政府早有洞見,所以蘇揆才會指示「正常生活、穩健開放」。不管怎樣,蘇貞昌都立於不敗之地。
世界各國之所以選擇「與病毒共存」,其實是因為「沒有選擇」。正如指揮中心近日公布的數字,Omicorn有高達99.78%是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患者根本沒有症狀、不知道自己染疫,怎麼可能去求醫或做篩檢?
一個不造成任何不適的「病」,究竟還能不能算是「病」恐怕都值得商榷,遑論投入大量的資源、社會成本去預防,甚至不成比例的限制人民的自由。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只剩下海峽兩岸還煞有介事的全力防堵,一個是不民主、一個是太民粹。
雙北之所以要問清楚「清零還是共存」,是因為這是兩個完全背道而馳的防疫思維。清零,是不計一切代價,不斷的提高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如戴口罩、禁內用、居家隔離、封城),來阻斷病毒的傳染途徑。而為了要提高NPI,就必須要限制、剝奪人民的自由,就沒有所謂「正常生活」這件事。
而「與病毒共存」則是把「正常生活」放在優先,不把NPI當成最重要的手段,而把資源和重點放在染疫者的醫療照顧上,只要染疫者能夠獲得及時、適當的照顧,其成本將遠低於「清零」的社會成本。
過去2年多的防疫,台灣一直走的是「清零」的思維,政府手上拿著棒子,告訴人民你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個重罰、那個重罰,把無數的人民「關」在防疫旅館或家裡。一個只有棒子、沒有胡蘿蔔的防疫政策,本來就是違背人性的,但台灣民眾也忍受了將近2年,但從這次連假的情況來看,顯然是已經無以為繼了。
如今不得不走到「共存」這條路,政府首先就該丟掉手中的「棒子」,改拿些「胡蘿蔔」讓民眾配合。不斷提高NPI,動輒舉家隔離,甚至公布個資讓鄉民公審,只會讓民眾因為擔心被匡列、被隔離、被限制自由,所以諱疾忌醫。政府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消除民眾的疑慮,讓更多的人願意打疫苗、自主篩檢、有疑慮就去就醫,儘早獲得必要的照顧。
雖然嘴上喊出「新台灣模式」,但實際上政府是「清零無力、開放無膽」,明知道不可能清零,卻也不敢開放,明知道人民已經受不了,卻不敢把手上的鞭子放下,結果必然導致人民更不願主動配合防疫,台灣也就必然與「共存」更遠了。這種口惠實不至的「新台灣模式」,根本沒有防疫思維的改變或進化,不過是兩手一攤的嘴炮而已。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