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峰未到!專家籲增10倍篩檢量 輕症居隔先做好配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5)日新增216例本土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高峰還沒到,專家則建議加倍篩檢,至少要目前的10倍,否則傳播速度會很快,高峰來的時候可能會來不及。(示意圖/資料照,記者黃守作攝)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2022-04-05 17:24:25
國內本土確診新增216例,由於連假還沒結束,外界擔心疫情恐大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也坦言「還沒到高峰期」,而且目前醫療量能還夠,除非每日確診人數超過1500人才會啟動輕症居家隔離。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表示,從學理來看人際互動多,傳染風險也多,未來3天很重要,建議加倍篩檢,篩檢量至少要目前的10倍,尤其常被忽略的「居住地」。至於輕症居家隔離,他認為重點在於是否做好基層醫療照顧網等醫療、篩檢及用藥等配套措施,這沒準備好,講數量到多少就要做,實務上恐沒辦法執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詹長權表示,疫情確診人數與檢驗數量有關,過去幾天與去年5月檢疫數量差不多,沒有特別高,理論上Omicon是要檢測多一點,因為傳播比較快,如果真的要知道疫情走勢,他建議加倍篩檢,最好是現在的10倍,池化篩檢是可以趕快去做的,這樣可以得到更多樣本採集,否則傳播速度很快,「高峰來的時候可能會來不及」。

詹長權更建議,擴大篩檢可朝兩方向著手,居住地及活動網絡要一起看,居住地可以做廣泛篩檢,不管是一棟公寓還是所在鄰里,活動網絡就是用疫調了解高風險區域,即便現在每日確診人數這麼多,「疫調困難也是要盡量做」,現在還沒有多到那程度,疫調還是非常重要,這從國外幾個案例就可看出,像南韓後來就檢討他們太早放棄疫調,「精準防疫」還是有其效果,在人力可行範圍內還是盡可能疫調,只是在篩檢時常忘了「居住地」的重要。

至於外界也擔心清明連假後本土疫情可能大爆發?詹長權說,從學理上看,一定會這樣,人際互動多,傳染風險也就多,未來3天很重要,但要如何守住?他還是強調擴大篩檢,你不篩檢就不會知道病毒在那,病毒會繼續傳播,基隆不是已經要做全民愛心篩檢(類普篩),他提醒,要做就要快,不是只有東西分出去卻不做,應該發了就馬上做,這才有用,「篩檢跟打疫苗一樣,做了才有效」。

由於今日本土確診人數已突破200例,對於防疫措施是否要加嚴,詹長權表示,現在已非常嚴了,雖然現在有人提到要不要回到過去方式,像是全部居家辦公,他倒覺得不一定要全部居家辦公,有些公司都有做分流,沒有做的,可以鼓勵一半員工居家,分流這事是可以做的,可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降低傳播速度。

隨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陳時中也表示未來若1天有1500例確診,就會啟動輕症在家隔離。對此,詹長權強調,輕症居家隔離在學理上就是這樣,而且實務上一定要開始準備,但輕症居家隔離也有幾個要件,像是生病時誰要照顧,要先建構基層醫療照顧網,透過居家基層診所或常看病醫療院所電話諮詢,或由健保署要規畫那些醫生負責那些區域,居家一定還是要有醫療去照顧,這個沒準備好,你說達到那個數量要怎麼做,好像自動就有辦法做,「這個是沒辦法的」。

再來,輕症居家隔離還有篩檢及用藥的問題,居家沒篩檢就不知疫情變化,因此要持續篩檢,但要怎麼送篩檢及怎麼做篩檢,像中國大陸是到居家地篩檢,因為陽性不能出門,新加坡則是送篩檢劑,並要回報篩檢結果,這個都要先講好,也要先準備好。另外,誰決定用藥,目前有些抗病毒藥物在輕症時就要用,診所醫師有沒有這藥可開,還是要由醫院來開,這也要講清楚,不然會很難處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僅如此,有些國家要執行居家隔離,像新加坡就每一戶送一台血氧機,因為血氧是最重要監測指標,也因此如果沒有做好相關配套措施,輕症居家檢檢就會做的不夠理想,尤其輕症居家檢疫就是要讓輕症者在家復元,重點不在於採哪種方式如1人1戶等,「在家醫療處理措施很重要」,畢竟在醫院不用擔心都有人處理,在家能否也能做好醫療處理,不然,輕症者也不放心在居家隔離,可能還是會要求住在醫院。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