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幹細胞結合3D列印 「預血管化組織」修復受損細胞

國衛院幹細胞結合3D列印 「預血管化組織」修復受損細胞
健康醫療網-2022-03-22 20:31: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醫學科技持續進步,但要修復或取代已失去功能的器官仍十分困難。如何使受損或失去的人體組織再生,更讓再生醫學領域更具多元的醫療應用性。然在研發過程常因欠缺足夠的血管細胞或缺少合適的生物支架,導致內部物質的傳遞極受擴散性的影響,限制了複雜的生物組織建構,因此,如何預先建立精準血管網路系統是發展人造器官上極其重要之課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幹細胞結合3D列印技術 打造預血管化組織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所長林秀芳研究員與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王潔副教授所帶領合作研究團隊,共同開發出結合幹細胞與3D列印支架之高通透性「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此研究成果已提出專利合作條約(PCT)與中華民國專利申請,並於2021年7月刊登在國際期刊《Biofabrication》。

血管細胞數量稀少 增殖並分化成血管前趨細胞

研究首要克服血管細胞數量稀少以及來源取得不易之難題,團隊運用幹細胞(stem cell)特性將其增殖並分化成血管前趨細胞,同時有鑑於傳統製備細胞培養支架的方法較難控制支架的精細結構,導致產生過多的孔隙或可供細胞附著的表面積不足,團隊採用可光固化兼具生物相容性與降解性之高分子材料—聚癸二酸甘油酯丙烯酸,配合3D列印技術,不僅提升細胞貼附面積同時亦增加垂直與水平通透率,藉此提供一個高細胞貼附率與高通透性之微環境,建構出「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

缺血性創傷動物實驗 證實能促受損血管生成

在治療缺血性創傷動物實驗發現,移植此構建體在與受傷部位組織結合後,以非侵入式雷射散斑對比影像分析,顯示移植部位有血流蓄積情形,且由組織化學染色進一步證實移植此構建體相較於其它組別,能顯著促進受損部位的血管生成。

血管新生技術 造福更多血管疾病患者

研究團隊指出,「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不僅可幫助如糖尿病周邊血管阻塞或其他缺血性疾病之治療,未來亦可成為體外不同組織或器官工程所需之血管系統並與其它種類細胞進行搭配開發出人造組織或器官,作為藥物測試或器官移植之用,讓再生醫學領域更具多元的醫療應用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