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上(2)月24日揮兵入侵烏克蘭,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已經3個星期,俄軍入侵烏克蘭「縱深作戰」失利,戰事陷入膠著。軍事專家認為,俄羅斯總統蒲亭想打速戰速決的閃擊作戰,卻因為戰術錯誤而面臨不利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表示,俄軍以其源自前蘇聯的縱深作戰觀念為本,仿效美軍在第二次波灣戰爭的戰例,利用小而堅的突擊部隊,實施迅捷的地面穿插突進,輔以遠距精準打擊火力,希冀動用最小限的兵力,以最少的代價,在對短的時間內,推翻烏克蘭澤倫斯基現政權。
滕昕雲表示,前蘇聯的「縱深作戰」講求在與敵第一線部隊接觸的同時,就要攻擊敵後方全縱深的各級目標,並擊滅其預備隊。為達此戰略目的,迅捷之機動部隊做深遠的穿插突進,並動用空降部隊先期佔領敵後方重要目標,以期崩解敵人全般防禦體系。此次入侵烏克蘭,即是援引前蘇聯撲滅1968年捷克「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的用兵模式,以空降部隊先期控制機場,再以機械化部隊自多方面快速入侵,這是「縱深作戰」小規模運用的實兵成功案例。
滕昕雲指出,要征服國土遼闊的烏克蘭,至少要投入50萬人以上的地面部隊、1000至2000輛主力戰車,俄軍並未投入壓倒性兵力打他們擅長的戰爭。另外,俄羅斯陳兵烏克蘭邊界時間過長,烏克蘭部隊早已預期俄軍的入侵,提前預作防範,並擬定各種反應計畫,俄軍卻在閃擊戰失敗後,並未能立刻改變作戰計畫,進行兵力調整,以適應新局,同時在野戰作戰模式僵化,指揮參謀作業粗糙,缺乏聯合兵種的協同都是俄軍的戰術錯誤。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俄軍雖然在邊境陳兵超過兩個月,但未透過動員方式儲備大規模入侵作戰所需要的物資,讓俄軍在後勤資源嚴重不足下倉促進兵,俄軍裝甲車輛可能因為燃料不足,避免油料消耗必須走公路,而陷入烏軍的防衛陷阱。
揭仲表示,在奇襲效果消退前,俄羅斯部隊無法迅速占領邊界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例如基輔北方的切爾尼戈夫、東北部戰線的蘇米與哈爾基夫等,都造成俄軍後勤補給極大的不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歐錫富表示,蒲亭計畫在12小時取得烏克蘭的制空權、36小時摧毀烏克蘭軍方通訊、48小時包圍首都基輔,試圖讓烏克蘭澤倫斯基政府流亡,並在72 小時建立親俄傀儡政府。由於速戰速決的閃電戰受挫,俄羅斯戰略已轉變為包圍與「緩慢殲滅」(slow annihilation),俄軍意識到先前派遣輕裝機動部隊不足以應付戰局,開始將重裝武器裝備送至前線。這場消耗戰將演變為血腥攻擊城市與基礎設施,可能造成更多平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