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打出了台灣民氣。民氣可用下,提槍保衛國家的意願提高了,後備的訓練強化了,台灣終於有點硬骨頭的氛圍。但在此同時,國軍生物偵檢車採購又成弊案,後備人員個人裝備賠償金額成了生存遊戲界笑柄。台電像是吃錯了藥,各地跳電、停電事件頻傳。工總秘書長發新聞稿罵蔡政府缺電,理事長王文淵居然攔不住,逼到他以辭職相爭。桃機停電據說是工人偷電纜,引發陰謀論想像。公視花了大把鈔票搞資安,卻居然外包給外國廠商,還把五年珍貴影像資料全都毀了…。讓人不禁想到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裡的那句「奔車朽索,豈可忽乎?」國家領導人揚起馬鞭往前衝,但綁定車子與馬匹的繩索卻朽爛了,這車子跑起來不翻車不解體才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不是在觸蔡總統的霉頭,而是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國家現實。烏克蘭的人民素質很不錯,但政治很腐敗。2014克里米亞被奪事件,烏政府任命的克里米亞最美檢察長居然帶頭倒向俄軍,整批部隊棄甲坐公車逃亡,種種亂象促成了烏克蘭軍事與政治方面的改革,如今才有抵禦俄軍的可恃戰力。
一個國家的戰力,不全來自於他在政治上是不是站對邊?文宣聲量上夠不夠強大?甚至不是其政權的「合法性」,而更多來自其施政的「有效性」。「有效性」的核心,也不是上級長官成天「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那只會讓基層單位「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如果不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即使把所有幹部都換成「自己人」,也只是把奔車朽索換成了綠色塑膠繩,結果車子還是一上路就成了「跑時解(體)」。
曾經擔任伊拉克多國安全過渡司令部 (MNSTC-I) 和北約伊拉克訓練團 (NTM-I) 指揮官的美軍退役中將JAMES M. DUBIK,最近在美國陸軍雜誌(ARMY)為文,講述「軍隊建設的三個方面」。文中的比喻很有意思,他把整個軍事戰力比喻為一根「長矛」,戰鬥單位是其鋒利的矛頭,民力是矛的木桿,將兩者「綁定」在一起的是政治體系與軍事組織等文武機構。前方的戰鬥部隊訓練再好再鋒利,如果發現自己是孤軍奮戰,後方的政治共同體全在擺爛,連日常的後勤補給都不能及時到位,裝備系統缺乏維護,不能有效運轉,士氣很快就會開始崩解,這場仗照樣打不贏。
談戰略的人都聽過「外行談作戰,內行談後勤」這句老話。但更深層的是「管理」,是包括「產銷人發財」那種現代管理,後勤是什麼?C4I是什麼?從頭到尾就是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統。而有效管理系統,正是「綁定」好馬與馬車,矛頭與矛身的那條繩索,常常被人忽略,但實際上無比重要。
所以,經歷過藍綠政權爭奪大對抗,兩岸關係冰封又擦邊武鬥,假新聞與認知戰摧殘的蔡政府,現今的根本問題不是「英派」有多強大?政府首長與民代中有多少「自己人」?能夠掌握多少資源?這些關於「人」與「錢」的思考,是承平時期官老爺們的思維。真正的問題是蔡政府至今沒有一套有效管理整個政府的運作系統,神經指揮不到腳跟,力量武裝不到牙齒,光是一個台電、一個桃機,一個國防部,就天天讓她危機處理,頭疼不已,把對美外交和其他方面的成果,全都消磨殆盡。蔡英文的真正危機,根本不是政治問題,而是管理問題、觀念問題、系統問題。現在這個政府,不要說奔車朽索,連如臂使指都有困難,已是該去復健中心報到的等級,這才是蔡政府應該改革的重點。
有人會說,這個政府爛,也不是蔡政府搞出來的,為什麼要她去承擔這個責任得罪一大票官僚?話是沒錯,但這正是歷史的吊詭之處。不管前人如何腐朽,現在這個當口,這個國家領導人就是遇到了,被架上馬車要去打仗了,就不能靠博物館裡的華麗擺飾上戰場,而需要重綁一次結實繩索才能奔馳。大家愛笑崇禎那句「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但你設身處地想想他的處境。他雖承接了萬曆等朝的腐朽貪腐,但他也有十幾年的時間可以改革朝政,重建控制,任人唯賢,師夷長技,但他全都沒做,只顧著縮膳減樂,出事發發罪己詔,還殺了不是自己人又不聽話的袁崇煥,最後一切還是得由他承擔。
蔡英文的任期已剩不到兩年,對於中華民國民選總統來說,第二任還能有過半的信任與聲望,已屬不易。但現在已進入亂世,她責無旁貸的必須讓台灣這輛馬車跑起來。她也沒有時間把整個系統翻轉重建,只能挑定毛病最多也最關鍵的一、兩個系統,例如能源、國防,全力盯下去徹底改造,清除腐朽,做出典範,那是無比艱鉅的任務,卻也是不得不動手的工作。
再次強調,台灣政府最根本的問題,不是政治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即使位階高如修憲,焦點也不該是18歲公民權,或偷渡法理台獨之類的務虛議題,而是事關整個國家運轉控制能力的實質體制問題。公務員不管多爛也能享有終身保障嗎?立法院就只能當個絆嘴吵架,麵粉水球,勾芡復國的無聊遊戲場嗎?為什麼不能引進現代管理概念,讓各單位有其合理的權利義務,人人皆須克盡職責,信賞必罰,適度、合理、及時的淘汰背刺或偷雞摸狗的豬隊友,讓每個人都能與一群戰友背靠背的通力合作,一起為這個國家盡一份力呢?
我沒有國父那種偉大宏觀的總體解決方案。但我一直覺得,社會上的各種批評指教,不該再僅限於政治上奪權鬥爭這種狹隘思維,而該轉向到怎麼解決現實問題,讓國家社會有效運轉這種實務管理制度的建立。這是個痛苦、麻煩、耗神的苦工,卻也是現今台灣不得不進入的典範轉移進程。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