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卡債風暴啟示錄 「喬治與瑪莉」給卡奴的一堂課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po出1張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現金卡「George&Mary喬治與瑪莉」,喚醒許多人對2005年台灣爆發「卡債風暴」的慘痛記憶,當時逾80萬人淪為卡奴,平均每人欠債超過百萬元,有的人因此信用破產,甚至自殺。(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顏真真/特稿-2022-03-11 15:56:26
台灣人喜歡刷信用卡,2021年全台刷卡金額達3兆1077億元,創下歷史次高水準,主要是不用帶現金、可以延後付款、還可享優惠及紅利、現金回饋,甚至可分期付款零利率及預借現金,但使用不當卻也可能淪為卡奴,甚至信用破產。最近有人在臉書社團貼出1張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George&Mary喬治瑪莉現金卡」,喚醒許多人對2005年台灣爆發「卡債風暴」的慘痛回憶,當時逾80萬人淪為卡奴,平均每人欠債超過百萬元,有的人因此信用破產,甚至自殺,更有人形容這根本是「塑膠鴉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這場「卡債風暴」也沒有所謂的「贏家」,債台高築的卡奴,即便進入債務協商,降息及拉長攤還年限,有的人花了10多年在還卡債,重點即便卡債還清前,要恢復信用的時間需要5年,也就是說想再向銀行借錢、辦信用卡、現金卡幾乎不可能。當然,發卡銀行也沒因此獲利,反而因鉅額呆帳,影響獲利出現虧損,原本獲利最好的商品卻反轉為虧損最大的來源,有的被迫退出市場,像是現金卡發卡始祖萬泰銀行,還有發卡量大的中華銀行及大眾銀行最後都走向被併購一途,就連台新銀行及中信銀行當時也受傷慘重。

台灣為什麼會發生「卡債風暴」?這要從1997年7月爆發亞洲金融風暴說起,當時台灣銀行業逾期放款增加,加上經濟結構轉變,國內企業籌資管道日益多元,向銀行融資的需求相對減少,在企業金融業務萎縮之下,銀行為求獲利成長,將重心轉向消費金融業務,萬泰銀行在1999年7月發行了全台首張現金卡「George&Mary喬治瑪莉」,並主打新車、出國旅遊、房子全部都靠一張卡付清,加上吸睛的台詞與洗腦的音樂瞬間席捲全台。

為挽救獲利,許多銀行也開始學習萬泰銀行、競相發卡,上到老人,下至學生族群,當時人手3、4張現金卡及信用卡並不稀奇。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從2000年到2005年,短短5年間,台灣信用卡的流通量就從約1830萬張,暴漲到約4580萬張,使用過的現金卡也有約380萬張,其中萬泰銀行現金卡更一度創下120萬張的發卡量,而至今(2022)年1月信用卡有效卡數約3397萬張,現金卡已動用額度卡數  僅剩33萬張,就可知道當時雙卡有多火紅。

相較信用卡,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現金卡很陌生,其實現金卡看起來跟現用卡幾乎相同,都有16位卡號,有效期和個人識別碼(PIN)代碼,但卻具有迅速貸款的功能,相較跟銀行貸款,還要申請審查對保,尤其當還沒有線上申請及對保等服務,貸款至少要好幾天才會知道結果及撥款,現金卡開卡後到ATM就可預借現金,對於有短期資金需求的人來說是很方便的借錢管道,只是現金卡不像信用卡可以拿來消費,因此只能把它當成「僅有預借現金功能的信用卡」,而現金卡的額度審核與信用卡相似,端看個人的經濟狀況與還款能力。

但相較信用卡是以月複利計算循環利息,現金卡則是「以日計息」,而且根據當時民法規定「約定利率最高上限20%,超過的利息沒有請求權」,因此,銀行會將卡費利息上限,設定在20%,在當時市場競爭激烈,銀行為衝卡量及賺利差搶發卡,在發卡信用控管過於寬鬆,相較辦貸款的手續繁雜及審查嚴格,信用卡及現金卡預借現金方便多了,加上使用現金卡多是收入不太高或急需用錢的人,原本信用條件可能就不是很好,向銀行借款常被拒於門外,也因此,只要申請成功,開卡後就可到ATM借款領現金,有些人手上就辦了好多張信用卡及現金卡,更因過度消費及擴張信用卡,一開始可能借20多萬,在「以卡養卡」的情況下,最後累計到一個天文數字,滾成上百萬,才發現根本付不出來,被銀行討債。

根據青輔會當時公布的一項卡債族調查指出,在求助「樂意幫您」諮商輔導專線的求助者中,近4成是30歲以下的卡債族,欠債原因大部是投資失敗、過度消費、一般生活開銷等,求助者的債權銀行最多高達10家,這些卡債族雖然月收入平均只有2到2.9萬元,但欠債金額卻是高達100到199萬元。

由於當時金管會是同意銀行委託外面討債公司處理客戶的欠債問題,而這些委託外公司出現許多不當討債行為,有些甚至每天到門口等或在你家樓下潑漆,甚至用大聲公要你還錢,讓鄰居都知道你欠錢,讓卡奴們整日生活在恐懼中,有的甚至因還款及被催債的壓力太大,選擇自殺。

也因為銀行發卡過於寬鬆及浮濫,加上監管機關金管會也疏於監督,許多持卡人過度借款,根據統計,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間,雙卡合計放款餘額於由6631億元劇增為8056億元,其中現金卡放款餘額更由1934.55億元劇增為3066.97億元,同時雙卡違約率也在2005年大幅攀升近3倍,許多人慘淪卡奴,銀行呆帳更大幅增加,國泰世華銀行在2005年12月率先一次增提90億元雙卡呆帳,並立即停止現金卡等高風險業務,當時很多銀行還認為國泰世華銀行過於憂心「打過頭了」。

不過,3個月後,跟進增提消金呆帳的銀行越來越高,台新銀行在2006年1月也一口氣增提191億元,之後遠東銀行、大眾銀行陸續跟進,就連原本雙卡業務有獲利的台北富邦銀行決定增提50億元,而中信銀行同樣也增提呆帳,2006年1至11月呆帳提存達376億元。

在信用卡循環息及現金卡高利息之下,卡奴卡債問題也浮現,原本獲利最好的商品反轉成為虧損最大的來源,包括玉山、富邦、中華、聯邦等10多家銀行也在2005年陸續停止發現金卡,而當時現金卡發卡量大的萬泰、中華、台新、中信及大眾銀行也身受重傷, 萬泰銀行2006年虧損更達高達新台幣112億元,萬泰、中華及大眾這後來也被金控及銀行併購。

中華銀行甚至2006年12月底向法院聲請企業重整,隨後爆發擠兌,2007年1月6日由中央存保公司接管,最後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收購,而萬泰銀行經多次增資改善體質,仍在2014年被開發金併購,並更名為凱基銀行,大眾銀行也在2016年由元大金控以新台幣565.5億元收購大眾銀行100%股權,並併入元大銀行。

而金管會為了處理卡債問題,先後也祭出多項措施,包括限制信用擴張,個人信用額度不得超過月薪22倍,超過額度就無法再辦信用卡,還有禁止浮濫辦卡,不得有路邊辦卡,沒有刷卡消費也不能贈送辦卡禮,文宣更須全數加註警語,再來就是導正用卡觀念」強調信用卡並非借貸工具而是支付工具,更嚴禁不良催收,銀行業者不得將壞帳轉售給非法業者,並不得惡意催收債款,影響持卡人正常生。另外就是降低銀行壞帳」要求銀行轉帳打呆,對債務主動出擊。

不僅如此,針對持卡人協助清償卡債,幫忙與銀行進行債務協商,還有循環信用轉信貸,要求銀行達成轉貸目標,並降低循環利率從原本上限20%降至15%,期間更催生出俗稱破產法的「債務清理法」,讓無力償債的卡債族順利甩債。不過,即使與銀行進行債務協商,降息最低降至零,只還本金,但因債券金額高,有的卡奴長達10多年都在還債,尤其與銀行進行債務協商,聯徵中心也會有註記,在還債期間無法再辦卡及向銀行借錢,就是卡奴不要再過度消費及欠債,早日還債。

此外,金管會也要求信用卡正卡持卡人年齡須年滿20歲,附卡持卡人年齡須年滿15歲,而且對於20歲以上的學生申請人,發卡機構應將發卡情形通知持卡人的父母,請他們特別注意持卡人的使用情形。,學生核發卡片以3家發卡機構為限,且每家發卡機構所核給的總額度不得超過新台幣2萬元。

現金卡也一樣學生須年滿20歲始能申請,且全職學生申請現金卡以2家發卡機構為限,每家發卡機構首次核給信用額度不得超過新台幣1萬元,但經父母同意者最高到新台幣2萬元,並禁止針對學生族群促銷。 現金卡申請書填載學生身分者,金融機構也應將其發卡情事通知其父母,請其注意持卡人使用現金卡情形。

也因為金管會祭出多項限縮雙卡業務措施,銀行發卡轉趨謹慎。根據金管會統計,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從2005年11月最高的新台幣4953億元,經歷半年後的2009年2月循環餘額更腰斬,剩下2477億元,到2015年8月更降到1081億元,今年1月循環信用餘額約1015億元,而現金卡放款餘額也從2005年9月的3152億元,大幅降低至2015年8月的234億元,今年1月來到124億元,目前仍有13家金融機構辦理現金卡業務,但動用額度卡數剩33萬張,當月轉銷呆帳金額約0.2億元,整體逾放比率為0.864%。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信用卡原本是支付工具,但過去卻被當成借款工具,被銀行視為獲利最好的商品,但在持卡人過度消費及借款及「以卡養卡」利滾利之下,最後發現卡債已累到無法還款的情況,引爆卡債風暴,不僅造就近百萬名卡奴,銀行也因呆帳飆升侵蝕獲利而重傷,台灣社會也付出慘痛代價。因此,現在年人更要以此為鑑,在雙卡使用上更應注意,別再當成借款工具,雖然信用卡有延後付款的好處,仍建議每期帳單全額繳款,了解自己的消費來源,養成記帳的好習慣,不動用循環、不遲繳,不要有其他的利息延滯費用,更要牢記記住結帳日與還款日 賺了現金流與利息。

此外,現在很多信用卡也提供分期付款,有的甚至還是零利率,即便如此,分期付款多筆累計起來也很可觀,有的人甚至不知不覺才發現,多筆每期後每月要繳的卡費也成負擔。更要注意的是,信用卡也提供預借現金,雖然很多是當月還不用計息,有的還提供帳單分期,這些卻會讓你的信用評分減分,現金卡借錢也一樣,都會算入個人信用貸款額度計算,影響個人信用評分及向銀行借款信用貸款的額度及審核,而且不論是動用信用卡循環還是現金卡,利率都相對較高,因此別過度消費而欠債,得不償失,如果真的欠債也要養成「有借有還」的觀念,同時規畫還款計算,才能維持自己的信用,才不會影響未來與銀行的往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