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勞動部先前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祭出薪資及技術門檻開放移工申請永久居留的機會。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移工變移民是許多團體長期倡議的政策走向,這項方案也確實把過去的不可能化為可能,但強調解決缺工不是只有靠引進移工,想要移工留下也不能只是開放永居,方案的薪資門檻需找到平衡點,未來也應回歸立法才較妥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方案法源依據為《就業服務法》,產業類移工每月薪資達3.3萬元以上,或年總薪資達到50萬元以上,機構看護每月薪資達2.9萬元以上,家庭看護每月薪資達2.4萬元以上,在考取相關技術證照、語文檢定並工作滿6年後,即可申請轉換為中階技術人才;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滿5年,每月總薪資5萬500元以上,或取得乙級專業技能證明,即可申請永久居留。
對於這項政策,洪申翰持肯定態度,「移工變移民向來是許多團體積極倡議的走向,這項政策至少把過去不可以的變成可以,把從前在制度上完全被封死的部分,先打開一扇門」。不過,他也指出,長期以來,移工在台灣遇到的問題遠不只是「能不能永居」的問題,還包括勞動條件、仲介剝削、支持體系完善與否及政策友善程度等,深入移工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這些都是影響移工留台意願的因素,絕不僅是「沒辦法變移民」這麼簡單。因此,「要期待這項政策推出後能大幅提升移工留台誘因、甚至超越日韓,我不會這麼樂觀」。
針對薪資門檻過高的爭議,洪申翰表示,移工希望拿到公民權永居、產業則希望解決缺工問題,薪資門檻的訂定要讓移工有加薪的空間,但如果訂得太高,讓移工覺得難以企及的話,又失去了政策的美意,因此必須在這之間找到一個相對應的平衡點。
他指出,這一波政策推動有很大的動力來自資方缺工需求,資方如果希望把移工人才留下來補足勞力缺口,照理說有較高的動機把薪水加到符合門檻,以達到留人的目的,目前可以先朝這方面觀察,希望政策訂出來後,未來都要根據實際運作情形進行調整,包括薪資數字等細節都還有討論空間。
針對民團希望採用專法訂立而非行政命令,洪申翰說,訂立專法確實是比較理想的模式,但推行上阻礙較多,包括過去在推新經濟移民法時就遇到一些阻礙,「政策制定初期採取較靈活的行政手段來處理,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但希望中長期還是要有調整空間,最終回歸立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缺工問題,洪申翰表示,移工本來定調是補充性的人力,但演變到現在已經本末倒置了,部分的產業甚至把移工當作優先的勞力而非補充性,例如家庭照護這塊,照理說應該先盤點長照資源,不足夠的部分才用移工來補足,現在卻變成是找不到移工的家庭才成為長照設定的對象,這樣本末倒置的態度也衍生出後續許多問題。
他說:「缺工問題涉及台灣長期人口發展政策、教育問題、產業需求媒合等面向,移工可以是改善缺工的其中一部分,但不應該被當作最主要的解方,否則是把缺工問題簡化了。若想靠移工快速解決缺工問題,反而可能會隱藏後續更多不容易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