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時代眼淚背後的商業盤算

▲欣葉中山店因租約到期歇業。(圖/欣葉提供)
文/徐佳馨-2022-02-23 20:02:37
朋友最愛吃的日本料理店悄悄熄燈,看得出她有點遺憾,可是在關了那麼多店後,媒體又用「時代的眼淚」為這事情下標,著實讓人哭不出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大環境來看,這兩年收了那麼多餐飲店,疫情當然是主因,這也能從經濟部資料道盡箇中辛酸。2021年整體餐飲業營業額為7280億元,較2020年衰退6.37%,餐館類為6094億元,年減6.21%,外燴團膳類僅有261億元,年減12.66%,飲料店營業額為924億元,年減5.52%,整體餐飲業、餐館、飲料店營業額為五年最低,外燴團膳業營業額最慘,寫下九年新低,其中外燴團膳業因停課、停辦婚禮、尾牙、春酒,受創最深。餐飲業做為國人最喜歡的微型創業型態,其營業額也充分反映升斗小民的消費能力與市況,綜觀近十年的餐飲業營業額,在2019年之前多呈現穩定成長,直到2020年因疫情反轉,2021年又遭逢三級警戒,迫使許多業者寧改弦易轍,視狀況決定是否重新營業。

不過,在這段時間裡,雖然許多老店熄燈,卻也有不少新的餐飲品牌持續展店;媒體關注老店熄燈的同時,集團悄悄進行開新店的規劃,例如王品集團持續展店搶市,在文心崇德商圈開出兩層樓、近200坪的「肉次方」旗艦店,座位數比西門町首店多出四成;瓦城集團也到遠東竹北店開出「時時香」及「大心」,甚至轉進樹林秀泰及高雄SKM Park開出新店。

這一切表象也顯見台灣消費重心不再獨厚雙北,有逐漸分化趨勢,對於餐飲業者來說,這些調整至少有三個層次的意義。

其一,這些餐飲集團轉戰雙北以外的區域,除了店租考量外,最直接的原因,莫過於業者看到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們,正在展現其不容小覷的消費實力,既然願意消費,就代表有機會,在初升段時進場,不僅租金好談,消費者也充滿新鮮感,最具有成長空間的此時不進場,還要等何時?

其二,無論消費力是不是假設,隨著許多大財團陸續南下布局,無論是設產線、蓋樓或是蓋商場,意味著地方具有前景,加上媒體積極曝光,強強聯手也能衝起一波行銷話題。

其三,對於經營者而言,疫情之下也正是調整公司體質的大好時機;透過疫情期間的調整體質、將分店與產品品項進行汰弱留強,再針對疫情後消費行為改變,進行經營模式調整,在大時代下的大破大立,相信股東們也是樂觀其成。

回頭看,某些熄燈的店,與其說是店租,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若非經營已到瓶頸,所在商圈已經沒有帶來新客源的動能,甚至短時間內見不著成長的曙光,又怎麼會願意棄舊從新,另闢新局?

相形之下,有些店在此時說再見,反而能留下最美好的身影。另一個盤算是,在疫情之下,進行收店等營業調整,多會被視為非戰之罪,因此有了更多空間,等到業績不好的店陸續關門,剩下來的都是有戰力的精兵,日後要另起爐灶、重出江湖,不過就是順水推舟而已。

隨著新冠肺炎流感化已成趨勢,可以預期的是,在疫情期間還有餘力與意願做些努力的業者,疫情之後會因為在危機時做好調整,蹲下跳起的力量更為驚人,這些大者恆大的業者,在日後經營不僅更聚焦,攸關營運的採購、議價能力,也比同業更有競爭力。

說到底,商場上都是盤算,時代沒有那麼多眼淚,只要能賺錢,華燈在哪都能閃耀光芒。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