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法規中,網路販售、轉讓酒品皆被認定是違法行為,主因是網路購物無法辨識購買者年齡,恐未成年人憑此購得酒品,不過,隨著生物辨識技術日漸成熟,不少業者認為此事已無疑慮,希望政府修法放寬。有業者私下抱怨,部分不守法的業者遊走法律邊緣,大賺網路財,已和守法業者形成不公平競爭,此消彼長下,未來很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建議不如有條件開放,讓全部業者都能在合法的環境下競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喬治洋酒負責人、現以實體通路為主的精釀啤酒及威士忌進口商負責人簡兆祺向《NOWnews今日新聞》透露,目前法令雖規範不得網路賣酒,但實務上,不少商家網路平台業者會以「詢價單」方式遊走在法律邊緣,受罰頻率也確實降低。
「一些業者會在網路上刊登酒類商品,但民眾只能送出詢價單,不能直接下單購買,這樣雖然主管機關也會罰,但和過去相比,據說這幾年開罰的次數、金額都明顯下降。」簡兆祺說。
對此,一名主要透過網路刊登商品賣酒的業者解釋:「我們完全支持政府禁止賣酒給未成年人的政策,實務上,我們也不會讓消費者直接在網路上完成交易,反而是利用回覆詢價單、送貨等時機,去和消費者確認是否已成年,所以不能算是純電商,比較像是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結合線下)的方式。」
「但目前主管機關對法條的認定是,無論我們用哪種方式驗證消費者身分,只要在網路刊登商品都算電子購物,是不被允許的。我想說的是,其實現在網路已經成為一般民眾日常生活裡的主要通訊方式,過去政府制定法律的時候可能網路還不普及,自然不會考慮到今天的狀況,但不能因此就認為我們現在也沒辦法符合法規上面的要求。」該業者說。
即便法律已明文規範,但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全台至今平均每年仍有50萬公升左右與酒相關的違法案件,像是2020年就有68萬公升酒類違反《菸酒管理法》,2021年前8個月也有21萬公升之多,其中,網路賣酒皆屬違規大宗。
對此,遊走在法律邊緣卻支持不賣酒給未成年人的業者說:「政府應該重新檢視現有科技、技術,從現有系統去找出網路賣酒所需的配套,然後開放、納管,用比較嚴格的認證方式去杜絕未成年人買到酒;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會向合法管道靠攏,唯有這樣,整個酒品相關產業才會健康。」
「現在的亂象是說,其實不少同業會用投機的方式在網路賣酒,甚至乾脆忽略法規,就賭自己不會被抓。反觀我們這些希望守法、努力做到實質驗證的人,投入成本、花費時間去做很多驗證,結果受到的懲罰竟然跟那些不守法的人一樣,那政府是不是等於在跟我們說『其實不用多做那些』,因為守法和不守法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人家成本還更低。」該業者直言,政府的一個決定,往往會決定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應該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事情才對。
再者,如果政府有條件開放網路賣酒,在防弊之虞,還可以興利,一名酒商感慨地說:「之前疫情期間很多以販賣酒品為主的店家、酒吧生意受影響,他們還有員工、家人要養,不少人中間試過賣簡餐,但畢竟那不是他們的強項,結果幾乎都收起來了,如果政府開放網路有條件賣酒,那他們至少還有機會生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政府好像被一些團體的意見卡住了,認為不管怎麼樣就是不該賣酒給未成年人。當然,我們尊重那些團體的意見,因為他們的出發點也沒錯,但要杜絕網路賣酒給未成年人,現階段其實就有解方,只是看政府願不願意去拿,然後用來解決這些產業上的問題。」該酒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