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週五(2/18)開始,全台各地陷入「絕望濕冷」的天氣型態中,天氣冷就算了,連綿不絕的雨勢時大時小,懶得出門上班上學事小,衣服洗完曬不乾更頭痛!從最新預測資料顯示,這波華南雲雨區影響還會持續到明天(2/23),直到週四(2/24)另一波冷空氣下來之後,下半天開始南部地區雨勢率先趨緩,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雨勢也會逐漸停歇,週五(2/25)西半部地區有望見到好久不見的陽光!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指出,時序還未正式進入春天,這波「冬雨」持續這麼久確實少見,最主要的背景原因與「反聖嬰」現象有關,使得南亞一帶的水氣源源不絕向北輸送,才導致大雨下不完,另一方面,這波天氣系統屬於「東西向」移動,比較難將雲帶帶走,才會出現持續性降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冬季台灣地區通常降雨不多,尤其中南部地區算是進入「乾季」,最主要的雨水來源就是靠「華南雲雨區」。吳德榮表示,所謂的「華南雲雨區」其實就是「大範圍的鋒面」,冬季西北太平洋冷暖氣團交會處,暖溼的空氣被冷空氣抬升,在中國華南一帶生成非常廣大的雲雨帶,這種中尺度的雲雨帶有時會綿延數百到上千公里,隨著西風帶由西向東移入台灣上空。
吳德榮解釋,華南雲雨區與一般典型的鋒面,通常在冬季為台灣地區帶來降雨,不過大多數降雨都比較集中在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地區,且冬季時系統移動較快,雲雨帶上如果水氣沒有這麼多,大多會以一陣一陣的短暫雨型態為主,下完就轉乾冷。但今年這波持續性降雨時間持續近一週,「在冬季算是相當罕見的狀況」,最主要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因為反聖嬰現象影響,中太平洋偏乾,南亞、赤道一帶則較暖溼,水氣從南海一路持續往北輸送,才導致降雨情況持續很久;其次是因為這波天氣系統屬於「東西向移動」為主,使得大範圍的環境籠罩在台灣上空,並且一直延伸到東北亞,不只台灣濕冷雨下不停,日本也出現大雪,和過往比較屬於「南北向移動」的天氣、通過就結束的型態大不相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有些人會以為,現在算不算已經進入春雨的階段,但其實兩者略有不同。吳德榮解釋,時序進入三月之後,因為大氣環境逐漸轉為暖溼,對流性比較旺盛,所以春雨的雨勢可能會比較大且伴隨打雷等劇烈天氣現象。而這波還算是「冬雨」,對流性沒有這麼強,雨勢雖然連綿不絕但沒有明顯劇烈降雨,而且沒有打雷,因此歸類上還是比較偏向冬雨。
吳德榮提醒,明天開始另一波冷空氣南下,雖然雨勢有望逐漸趨緩,但氣溫又會再度轉涼,各地低溫大約只有攝氏12到14度左右,大家得再忍一天。週四起華南雲雨區逐漸被冷氣團推走,下半天開始處在背風面的南部地區天氣可望率先好轉,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也會慢慢回穩,週五開始呈現「西晴東雨」的天氣,氣溫也會隨著冷氣團減弱而慢慢回暖。週末開始的3天228連假,西半部地區晴朗穩定,但早晚受到輻射冷卻效應影響,日夜溫差大,大約有攝氏7到10度左右的差距,早出晚歸務必要做好保暖;至於東半部地區雲量偏多偶有短暫雨,高溫也可回升到攝氏22到24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