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烏克蘭真出事誰幫?歐洲政府與人民的共同習題

▲烏克蘭危機是歐洲各國政府與人民要共同面對的課題。圖為捷克駐德國大使館外,民眾抗議德國和俄羅斯在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合作,以及拒絕提供武器給烏克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特稿-2022-02-15 15:41:54
烏克蘭危機在過去幾週急速升溫,外界普遍憂心戰爭一觸即發,與烏克蘭接壤的歐洲態度亦相當關鍵。光是事前提供軍備、是否派兵,歐洲內部就已有不同聲音傳出,假設在最悲觀的情況下,日後有收容難民的需求,也會是另一道直切各國利益的硬傷。今年1月,歐盟移民和內政事務專員、預算和行政專員就曾提出具體計劃,為烏克蘭難民可能的到來做準備,顯示這將是歐洲各國政府要與人民共同面對的課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如果爆發難民危機

戰爭最常造成的就是人民流離失所,因而導致難民危機,有些歐洲國家已經在推演烏克蘭可能爆發的難民潮。與烏克蘭接壤的歐盟成員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紛紛表態,其中關係最為密切的波蘭,它的內政部正副部長卡明斯基(Mariusz Kamiński)和瓦斯基(Maciej Wasik)近日都表示,不會拒絕幫助烏克蘭人民在波蘭境內尋找避風港,畢竟波蘭本來就有很多烏克蘭人在當地生活、工作,融入社會應該不成問題。

相較於波蘭的友善,匈牙利右翼民粹主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則在上週六的談話中警告,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難民將湧入鄰國;身為各種移民、特別是難民政策的堅定反對者,歐爾班直言,避開戰爭才符合匈牙利的最佳利益,因為這樣才能避免難民潮以及經濟震盪。

去年,東歐國家剛遭遇一波由白俄羅斯獨裁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鼓吹的難民潮,數千名來自中東的難民透過白俄直闖歐盟,從而在波蘭引發政治和人道主義危機。當時,波蘭邊防人員還能將他們拒於門外或送回白俄羅斯,儘管人權組織聲稱這侵犯了難民申請庇護的權利;然而,烏克蘭危機是不一樣的狀況,烏克蘭人有權免簽證進入歐盟,加上又與歐盟接壤,這意味著當局將無法聲稱,來自烏克蘭的難民理應到「其他地方」尋求庇護。

還有一點也該考慮的是,各別國家應對難民危機的經驗和量能是否足夠。畢竟數月前白俄煽動中東難民湧入東歐,人數還不算太多,而當時波蘭在歐盟的全力支持下,甚至也無法妥善處理這種情況,若烏克蘭局勢真的朝最壞方向發展,到時產生的難民人數之多,肯定超出波蘭能應付的範圍。

▲去年11月,白俄羅斯被指控歐盟邊境策劃移民危機,以報復歐盟對白俄獨裁總統的制裁,一度導致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疲於應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二、烏克蘭危機之於歐洲人民:3個關鍵思想

儘管難民問題相當棘手,會讓烏克蘭問題更複雜,也更難統一各國意見分歧,但歐洲人究竟如何看待這場危機,也許可在3個關鍵思想上找到團結點。首先,多數歐洲人相信俄羅斯可能會再次入侵烏克蘭;第2,這不僅是烏克蘭的問題,也是整個歐洲安全的問題;第3,人民會希望歐洲對危機做出反應,大多數人都支持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盟(EU)有所作為。

根據國際知名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ECFR)今年1月下旬進行的泛歐民意調查,超過一半受訪的歐洲人都同意,俄羅斯對烏克蘭做的事,在各個領域都對歐洲整體構成安全威脅。

與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時不同,這次歐洲人偏向將烏克蘭衝突視為一場「歐洲的危機」,而所謂的歐洲戰爭不再那麼遙不可及,將和平視為理所當然的陳腔濫調也已非事實的全貌,從而促進歐洲人在地緣政治上的覺醒,並關注政府能否規劃好各種突發事件,以減輕老百姓的衝擊與負擔。

三、問題該由「誰」去解決

這場危機考驗歐洲人捍衛歐洲安全秩序的意願,而自己的國家是否應挺身幫助烏克蘭,還是交由國際組織去解決,歐洲人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雖然大多數歐洲人認同應該保衛烏克蘭,但對於如何做到這一點則存在分歧。有趣的是,多數歐洲人民都認為,北約和歐盟都該對俄羅斯的侵略有所回應,而不是只有自己的國家要做;在波蘭、德國、羅馬尼亞等地,對於北約的信任度可能比歐盟要高些,而法國、瑞典和芬蘭則較偏向歐盟。

在烏克蘭危機的處理上,多數歐洲人民的反應,可能意味著保衛烏克蘭就等於是保衛冷戰後的歐洲安全秩序,而不僅僅只是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選邊站而已,故希望北約和歐盟都採取行動。

▲ 北約秘書長史騰柏格與北約、歐盟旗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四、結語

在這次的烏克蘭危機中,大多是由歐盟、北約、美國,輪流向俄羅斯喊話,這主要是因烏克蘭位於歐盟與獨立國協的交界處,對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來說,處於和俄羅斯對抗的前線;但要想妥善因應,歐洲必須展現出更多團結,而不是分裂,否則只會讓俄羅斯更覺得歐洲並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可否認的是,這次的烏俄危機來的特別不合時宜,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深陷政治醜聞、法國政府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德國則是新政府上任,難免在與俄羅斯磋商一事上需要多依賴美國一點,但這並不代表就應該將烏俄外交議題「外包」給美國,更重要的是歐洲必須形成統一戰線,否則這些磋商對美國、對俄羅斯都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還可能導致危機無論是解決還是升級,都將透過美俄的管道進行。

歐洲固然在經濟、文化、政治上都不可小覷,但在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美國更需要的是強大的合作夥伴,如此才能專注於中國和印太地區的挑戰,若歐洲的主權、話語權都能更強大,於自己、於美國才能更無後顧之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