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韓國為稱為「설날」、越南人則稱為「 Tet」 或 「năm mới âm lịch」(越南新年),雖然日本改為慶祝西曆新年,但部分仍會慶祝農曆新年的地區(如沖繩),會把其稱為「旧正月」。而印尼華人則習慣稱農曆新年為「Tahun Baru Imlek」,其中「Imlek 」取自福建話「陰曆」(即為農曆)的發音。
不過近年來,中國民族主義興起,越來越多聲音提出「中國新年」的說法,特別是英語地區。例如2018年時,印尼總統佐科威的賀年詞當中僅提到農曆新年,但是《新華社》卻改譯為「China's New Year」,被翻譯作英語時便成為中國新年。
中國知名模特兒劉雯2018年在Instagram上祝賀農曆新年,用英文寫下「Happy Lunar New Year」,當時被網友連連砲轟,指責她「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不愛國」,劉雯被迫道歉,並改用「Happy Chinese New Year」。
印尼華裔學者廖建裕(Leo Suryadinata)指出,近年中國強調民族主義的情緒下,讓一些人認為慶祝新年應該以「中國新年」稱之。甚至認為隨着中國崛起,中國人應該更有「自信」,不用Chinese New Year就是一種否定中國的「辱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