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口不到300萬人,近來卻頻頻與中國展開激烈爭吵,《CNN》以「
一個歐洲小國為何挺台槓上中國」為題分析,指出立陶宛選擇與台灣交好並激怒中國,除了捍衛歐洲價值觀之外,也為了樹立「不屈服中俄裁政權」,立陶宛前總理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更直言「中國必須學到教《CNN》報導指出,立陶宛自去年開始就因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激怒北京兩次。一次是退出「17+1」,並且鼓勵其他中東歐國家跟進,讓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受到打擊。另一次則是與台灣發展進一步外交關係,設立了歐洲第一個「台灣代表處」,此舉也讓北京氣得跳腳,直呼違反「一中原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這場「口水戰」已經影響到歐盟,歐盟認為北京對待立陶宛的態度對其他歐盟國家構成威脅,其中許多國家都與中國有更深的經濟聯繫。歐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提起訴訟,指責北京當局針對立陶宛實施「歧視性貿易行為」,也進一步打擊歐盟單一市場的其他出口產品。報導分析,這很可能只是歐盟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的開始,但也有聲音認為,這可能將促成北京對歐盟展開報復性貿易戰或是取消投資。
立陶宛在1990年成為第一個宣布脫離蘇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並於2004年加入歐盟以及遏止社會主義擴張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報導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在區域內展現侵略之姿,對台灣進行打壓,同時將貿易作為武器對付歐洲小國,驚動了那些曾被蘇聯統治的國家。
立陶宛前總理庫比柳斯表示,「中國必須學到教訓,因為到目前為止,外界一直允許他們以不符合我們價值觀和規則的方式行事,就只是因為他們很富有。」庫比柳斯認為,即使更大的歐盟國家不會站出來,這樣的風氣會從立陶宛擴散至其他國家,並且隨著時間推移,「歐盟將團結起來訪抗不符合我們標準的國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立陶宛展現出強硬立場不僅僅是道德使命,而是希望透過與中國抗爭之餘,也能向俄羅斯傳遞訊息。奧地利歐洲與安全政策研究所(Austrian Institute for European and Security Policy)所長查卡洛瓦(Velina Tchakarova)解釋,立陶宛自從加入北約之後,一直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壓力。因此立陶宛希望能在歐盟成員國之間樹立榜樣,彰顯「沒有人會屈服於北京和莫斯克的專制政權」。
立陶宛官員向《CNN》表示,他們希望與中國抗衡之舉能在歐盟開創反抗專制政權的先例,最終目的是希望歐洲針對威逼脅迫拿出更有效的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