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 ,座落於中和華新商圈的緬甸街,街道上佈滿寫著緬甸文字的招牌,空氣中飄散著濃郁的料理辛香,各式小店中賣著新奇的東南亞食材,還能看見沿路托缽的和尚,讓人一踏入恍如置身在緬甸街頭。這條街的風景,撫慰了許多在台生根的緬甸華僑思鄉的心情,除了美食,這條街也乘載著許多大爹大媽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以及他們在台灣的各種打拼歷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年創立的「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致力於紀錄這個社區的共同記憶,從在地人的角度,推出地方刊物、導覽、市集、Podcast等多元媒介,希望介紹這個對許多人來說仍相當陌生的「小緬甸」,成為台灣與緬甸社群的文化橋樑。「鳴個喇叭!緬甸街」的共同創辦人楊萬利接受《四方報》專訪,分享工作室創辦的契機與願景,以及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令人感動的點點滴滴。
緬甸街上的移民大多是在1960年代後,因應緬甸大規模排華背景而陸續遷居台灣,經年累月在此形成獨特的緬甸聚落。在緬甸出生、10歲移居台灣的萬利,可以說是從小在這條街上長大,對這裡的獨特文化瞭若指掌,和居民們也有很深的情感。
萬利表示,這條街上的長輩經歷過的一切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他們克服一切困難,花盡畢生之力跟自己的青春,去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遷居台灣只為給後代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身為一個在緬甸街長大的孩子,看到這些長輩因社會的不理解而被貼上負面標籤,會覺得很心疼難過」。這份不捨的心情形成一種使命感,讓她決定把緬甸街的歷史和故事大聲地介紹給台灣民眾。
▲「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共同創辦人楊萬利。(圖/楊萬利提供) 憑藉對緬甸街的暸解,以及自身喜歡分享的性格,她最初在「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張正的邀請下開始在街區做導覽,過程中逐漸找到自我價值,同時也開啟對自身移民故事的興趣,希望進一步去爬梳這些遷移脈絡。這些動機促使她創辦「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工作室,推出地方刊物等搜集長輩們的故事,希望忠實的紀錄這一代人的移民記憶。
Mingalar par 是緬甸話「你好」的意思,不僅諧音中文「鳴個喇叭」,鳴喇叭也正好是緬甸人與人打招呼的特殊方式之一。萬利表示,「不管大家帶著什麼觀點來到緬甸街,這裡的人都會非常熱情的跟你打著呼,採用中緬雙語就是想呈現我們擁有兩國背景,在台灣成長、又因為祖籍是雲南,再加上緬甸移民的背景,三邊文化建構起我的生活,我們也希望可以搭起這個連結的橋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萬利表示,剛開始在進行訪問紀錄時,很多長輩都很難理解,對於拍照、訪問的防備心比較重,許多原本經常與自己分享故事的長輩們,一看到團隊們拿起紙筆要記錄時,又都變得閉口不談。萬利向長輩們解釋,這項計畫得到文化部村落計畫的支持,是要做文化推廣跟生命故事的保存,沒想到長輩們聽到公部門,以為是要進行調查,防備心反而變得很重,如何突破長輩的心防、建立信任機制,是初期推行刊物時面臨到最大的阻礙。
萬利於是轉而從自己爸媽著手,先寫爸媽的故事,在第一本刊物推出後,長輩們也慢慢放下戒備,還會開始在奶茶舖閱讀刊物、肯定年輕人們為了保存文化所做的努力,甚至會很感動,驚訝台灣政府竟然願意花錢去肯定緬甸街的文化。未來,萬利希望積極透過文化體驗讓更多人理解街區獨特性,計畫未來結合飲食、文化故事,融入更多實體體驗,提供來訪者更多元豐富的體驗。此外,緬甸街區現在也面臨二代接班的問題,街區許多小吃店辛苦的工作讓二代不願承接,萬利希望讓更多緬甸二代可以看到這些文化的價值,鼓勵他們用年輕人的思維去翻轉這些事業,把它變成一個可以繼續延續的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