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台灣新住民及二代人口已經突破百萬人,隨著社會對移民的態度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新二代也更勇於訴說自身的故事,用年輕化的思維做起母國文化的推廣,並為新住民族群權益發聲。其中,「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楊萬利就透過地方刊物、導覽、市集、Podcast等多元媒介推廣緬甸街文化,她接受《四方報》訪問,分享自己的移民故事,以及她眼中新住民族群的轉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利表示,緬甸政局長期動盪不安,1960年代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後,促使許多在緬甸的華人遷居他國,其中不少人就選擇落腳台灣。而萬利的家人陸陸續續在1984年左右開始遷移出緬甸,到1993年全家人都搬來台灣定居。
在移民的歷程中,任何年齡層都會面臨適應課題,因為台灣不承認緬甸學歷,很難用大學學歷找工作,因此不少緬甸人只能選擇投入條件要求較低的工地或工廠工作,萬利的爸爸就是如此。大人們主要的煩惱來自經濟壓力,而對當時年僅10歲的萬利來說,最大的壓力則是學校生活。
她表示,當時自己在學校課業跟不上,同學之間相處也出問題,自己經常因說話方式、飲食習慣被開玩笑。萬利更分享,有次帶朋友認識緬甸街,竟被朋友開玩笑說:「欸,你們什麼時候要反攻大陸啊?」她表示,這些玩笑說明許多台灣人對緬甸新住民文化存在誤解,以為這些長輩都是孤軍後代,但其實這些僑民很多是因為排華狀況遷居來台,如果真正了解他們經歷過的事情,是不會忍心去開這樣的玩笑,這也讓她感到相當心酸。
「小時候的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因此想方設法隱藏自己,儘可能的融入台灣、當個在地人,做跟台灣人一樣的事情⋯⋯如此我才會產生安全感,才能融入團體生活」。這些創傷經歷對她造成深刻影響,對自身的文化背景沒有自信,使她甚至不敢在別人面前談及自己來自緬甸。久而久之,萬利逐漸遺忘了自己的移民背景與緬甸文化的根,直到受邀擔任緬甸街區導覽員後,才開始回頭檢視自己的移民故事,並產生紀錄緬甸街文化的使命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利回顧那段就學時期的掙扎,指出當時很多老師們可能不太理解新二代學生的背景、他們從哪裡來,只認為小孩們的適應能力很好,只要多給一點時間就好,而沒有看到這些孩童的需求與困境。她點出,「許多新二代來台後會選擇隱藏自己、融入台灣,表面看起來是適應了,但實際上問題並沒被解決,只是往自己內心裡吞,這樣真的是『適應』了嗎?」萬利表示,文化之間沒有高低之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是雙向的,面對新二代不要用上對下的幫助心態,而是真心去認識、理解並尊重彼此,這樣才能讓他們的需求被看見。
不過,萬利也說,現在的台灣社會比過去更友善,有更多機會讓民眾去認識多元文化和新住民族群,也讓移民比過去更有機會為自己發聲、用自己的方式訴說自己的故事,「以前台灣社會很少有機會對像我這樣背景的小孩説,你們不一樣不是因為你們很奇怪,而是因為你有一個特殊的文化體質,你很特別」。萬利表示,台灣的優勢是很容易遇到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如果大家可以敞開心胸去認識身邊的異鄉人,肯定這些多元文化的存在,用心去認識新住民和新二代,相信對台灣社會會有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