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事情看見國民黨正在面臨巨大危機。第一是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度持續下滑,只剩15.6%;第二是國民黨內中央委員選舉結果,地方派系大勝,地方民代得票落居後段;最後一件事則是國民黨氣勢低迷,歷經公投、罷免及補選失利,黨主席領導風格遭質疑,但黨中央似乎無意跟支持者或執政縣市首長溝通,讓黨員不禁感嘆,黨到底在幹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做的民調,在政黨支持度方面,民進黨以30.5%領先各黨,國民黨下滑到15.6%,民眾黨12.5%,台灣基進2.3%,時代力量2.1%,國民黨支持度較上月重挫4%,相當於流失近80萬支持者。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憂心的警訊,因為過去這一個月除了罷免林昶佐及中二選補選以外,並沒有重大的全國性選舉,當然結果對國民黨是打擊,但不至於流失掉原本支持的群眾。何況,面對疫情升溫,蔡政府並沒有掌控得宜,同時也出現疫苗缺口,正好是可以針砭施政的時候,沒想到國民黨還可以流失大量支持者。
與此同時,國民黨進行中央委員選舉,當選中央委員才能參選中常委,進入黨決策核心,過往競爭都相當激烈。只是這次190席中央委員,報名差點不足額就算了,就連參選人拉票也有氣無力。過去中央委員選舉常被看作是黨主席人選的競逐,但今年完全沒有這種氛圍,不論是挺馬、挺吳或是挺洪、挺江的,完全都提不起勁。
選舉結果出來,前10名中央委員中只有一位縣市首長,就是花蓮縣長徐榛蔚,她拿下最高票,二到五名依序為現任中常委陳宗興、游顥、立委傅崐萁、不分區立委吳怡玎,未來都有可能投入3月的中常委選舉,進入國民黨決策核心圈。
名單出來後,讓不少黨代表訝異,因為高票當選中央委員的人當中,很多都是靠「換票」而來,背後都是派系妥協的結果,他們不僅沒有拜訪黨代表,與基層的民意連結也很差,甚至很多人是黨員都無法認同。
就有黨代表說,這樣的中央委員到底能反映甚麼基層意見,如果地方派系靠著換票就能進入決策核心圈,那不是更加深了「黨意跟民意的落差」。未來這些中常委出線後,不但可以左右黨的決策,更可以制定黨主席或總統提名辦法,如果無法採納地方及基層的聲音,那選舉怎麼可能會贏?
就在國民黨內頭人還在為了中常委選舉而東奔西跑,到處請託的同時,民進黨早已經展開戰鬥布局,先是抹黑盧秀燕市長家族購地,後又針對林姿妙縣長的下屬涉及土地開發案開始一連串的政治追殺。講白了,民進黨這樣對藍營縣市首長開刀有沒有用,有用!至少先把帽子扣上去,之後選舉時再用是是而非的方式混淆,google搜尋出來的都是負面新聞,到時還怎麼選?
「國民黨的嬴弱,助長了民進黨的囂張。」
朱立倫一席「所有的責難跟失敗,我一肩扛起」,話是說了,但動作卻沒看到。很多支持者現在在意的是態度問題,大家都知道逆風打仗很辛苦,尤其缺乏糧草資源底下,面對民進黨強攻猛轟,國民黨本來就居於下風,可是黨主席應該要展現積極的作為,合縱連橫,跟縣市首長保持熱線、遇到議題就站出來講話,不是嗎?
國民黨的危機正在發生,而且沒有結束的感覺。國民黨從上到下都要有所認知,這不是某個人的責任,也不是誰要下台如此簡單,但朱立倫應該要扮演最為關鍵的角色。該衝就衝、該硬就硬,別再讓支持者「看不到倫」。
●作者:錢震宇/資深媒體人、開放智庫發起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