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法委員張育美今(25)日與洪孟楷委員共同於立法院舉辦「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兒少生活之衝擊與影響」公聽會,吳怡玎、賴香伶等跨黨派立法委員及相關福利單位共同研商解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育美首先強調,疫情爆發至今已逾2年,對國人生活影響層面甚廣。尤其因就業機會緊縮所導致的失業問題,正衝擊著家庭的經濟與照顧功能。其中,本應受家庭功能保護的兒少族群,正直接承受風險。以數據為例,109年時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數達11.4萬人,創歷史新高;相較於108年大幅增加1萬人,增幅達10.1%,遑論疫情中因學校停課、通報網絡受阻後,所隱含的案件黑數。
張育美並引用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調查,指出疫情期間兒少使用網路時間大幅增加,「網路霸凌」、「網路性剝削」情形隨之提升。因此,如何避免兒少接觸有害身心健康之網路內容,提升兒少自我保護觀念,仍有待跨部會研議、提出強化方案。此外,兒少因學校停課、社交活動減少,致產生的人際疏離感,亦導致其心理健康亮起紅燈,青少年族群自殺率逐年攀升,有賴自殺防治網絡中的各主管機關,彼此強化合作機制。
洪孟楷指出,對於家庭暴力案件數於疫情期間大幅提升,過往即曾質詢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要求務必強化相關防治的社政資源,不可因疫情遭輕視。此外,疫情導致的社交減少,資料則顯示亦增加了網路兒少犯罪數,尤其兒少族群容易遭遇例如私密影像的受誘外洩等性犯罪陷阱,雖然在2年前即要求訂定「性私密影像防制條例」專法,盼改善目前僅透過行政罰裁處威嚇不足的缺陷,並藉刑責的增訂,提升保護效果。
但是,洪孟楷表示,由於政府研擬對案的進度遲緩,因此洪孟楷委員沉重呼籲為防範未然,莫再拖延!洪孟楷委員最後質疑,兒少傷害及自殺防治等施政成效如何,端看校園學生的意見反饋最為直接,也呼籲行政機關重視有關調查,並依據結果適時修正相關措施,才能真正把關全國的兒少安全及權益。
吳怡玎表示,疫情期間家長面臨「孩童照顧」與「生計維持」兩難。且受限於防疫作為,孩童戴口罩、遠距教學後,對語言、社交等學習發展可能的阻礙,以及因無法戶外運動、釋放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健康負面影響,應如何謀得疫情與兒少權益的平衡,是行政機關需要瞭解面對。
賴香伶談到,綜觀疫情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可知與其說疫情帶來改變,不若說是疫情增加了既存挑戰的速度與強度,包括民間與官方也都陸續在「偏鄉兒少學習落差」、「兒少情緒管理及自傷預防」、「網路使用與資安防護」等議題上加以關注及因應。就其個人而言,除了提出法律修正案就侵害性私密影像加以規範處罰外;也透過提案要求行政機關就高中職以下學校充實遠距教學所需的設備、器材,並就無力進行遠距教學的學生,提供或補助其購買相關設備;以及要求衛福部、教育部強化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及自我傷害預防相關工作。此外,更觀察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國內整體失業率與無薪假飆高,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影響,如何增加政府預算協助資源,而非仰賴就業安定基金,穩健維繫家庭經濟與照顧功能。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李宏文主任、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黃璟隆院長、臺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張郁雯組長、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曹宜蓁總督導及台灣展翅協會林佳樺專員等民間團體與專家則強調,疫情中托嬰、早療、學校等社會資源緊縮,對於失業、酒癮、藥癮等脆弱、高風險家庭,以及身心障礙兒童等多重弱勢,無疑是雪上加霜。更關注現行紓困制度多以家戶為單位,並不利於獨立生活在外之自立少年,恐將加重其生活處境與困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杜瑛秋指出,疫情期間兒少使用網路時間增加,伴隨的受害風險亦大幅提高,除應強化數位公民素養教育,更應補強兒少網路安全監理,設立專責負責機關;以及研修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建立具有嚇阻效益的刑事責任,並貫徹業者自律、即時屏障、避免兒少接觸與持續受害。對於疫情入境不易、跨國收養之收養人入境困難,所致損及兒少利益,李宏文主任、曹宜蓁總督導均建議簡化外籍收養家庭申請入境流程。會中,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22台灣兒少心理健康與輔導資源調查》,發現高達42%的兒童認為校園缺乏心理健康預防宣導及活動,故而指出教育部應強化校園心理健康預防宣導及活動、並加強跨部會合作。
會議最後,張育美認為,為提高兒少數位素養,相關部會應有專責兒少網路安全監理機制;且為達兒少身心健康全方位關注,衛生福利部除應加速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分隸進度,行政部門更應編列兒少心理健康專案預算;對於兒少上網時間越來越長,各部會應全面重視網路安全宣導,從校園到家庭,均需投注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