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鳴個喇叭!」(Mingalabar, 緬甸語:မင်္ဂလာပါ)是緬甸人打招呼的用語,緬甸僑生來到台灣,如果想家了,想聽到緬甸話了,走進有「緬甸街」之稱的中和華新街,絕對能一解鄉愁,在這裡感受到濃濃的緬甸在地氣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新街又稱「緬甸街」,這裡的緬甸人多半是祖籍雲南的「華僑」,因著政治和經濟因素,從雲南移居至緬甸,1960年代緬甸由軍政府掌權後,當地華人處境日益困難,1967年更爆發大規模排華事件,導致不少華人子弟陸續離開緬甸。當時台灣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政府大力推廣僑教政策,成為這群緬甸華僑移居海外的第一選擇,這些人來台求學、工作,慢慢地在中和華新街落地生根,多年下來,這裡就發展成獨樹一幟的緬甸街區。
在這裡,街道上到處都是寫著緬甸語的招牌,坐在小吃店外的客人,一邊喝著奶茶,一邊和朋友們用緬甸話談天說地,就像是在老家一樣,溫暖的氛圍吸引許多在台灣的緬甸造訪。
緬甸街的特色美食除了緬甸菜之外,還有雲南料理,像是雲南豆腐乳和辣蝦醬,也有許多泰式、印度料理,如咖哩雞和好吃的河粉,充份展現出緬甸文化的多元性。
緬甸人最熟悉的魚湯麵(Mohinga, 緬甸語:မုန့်ဟင်းခါး)絕對是品嚐緬甸菜的入門料厘,在緬甸街後段一座小寺廟後面,有間叫「六阿姨麵館」的隱藏小店,被許多緬甸同鄉認定為是最道地的家鄉味。
出生於緬甸大家庭的六阿姨,在30幾年前嫁來台灣,當時她因為想家,決定把家鄉「搬來」,帶著自己原本的身分創業。現在的六阿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怯生生的緬甸女子,她能夠自在地在緬甸語和中文之間轉換著,碰到記者採訪,中文溝通完全沒問題,同時又能煮出一道道家鄉菜,讓緬甸同鄉們在她的小店裡,一起回味童年的好滋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機會來到緬甸街,不妨給自己一些時間來趟美食探索,喝杯奶茶、來碗魚湯麵、吃片印度烤餅,好好品嚐道地的緬甸料理,感受這群來自異鄉的在地人,用心融入台灣社會之餘,保留屬於緬甸家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