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從日本網路新聞上看到一則報導。在美國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應徵一群願意一個月內絕對不看也不用臉書的人,並且會支付給他們一筆費用。一個月後對參加者做問券調查,所有人都表示,這一個月感覺過得比較快樂。大家認為可以運用的時間似乎增加了,生活彷彿過得比過去更踏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自己也覺得應該減少看臉書的頻率。倒是無關於快樂與否的問題。而是發現只要一看臉書,就經常忍不住一直滑滑下去,然後一醒神,發現又過去一刻鐘,該做的正事還被擱在一旁。
動態演算改變以後,每一次重新打開瀏覽器或每一次整理頁面,跳出來的訊息就不同。電腦、手機、平板,分別跳出來的貼文也不一樣。以為已經把這段時間的貼文都看過了,結果驚訝發現怎麼又跳出來昨天還未看到的。在意的朋友,他們的貼文有時候不一定跳出來;想看的粉絲團,如果版主沒下廣告,貼文就容易被屏蔽。
其實我是肯定臉書的存在的。就像是Google搜尋引擎一樣,只要知道如何主動善用,那麼就是個好工具。但請注意,前提是「主動」兩個字。我們從這些地方看到的資訊,基本上都是被動給予的。那不同於我們主動去找一本適合自己的書,翻開一章節,尋覓自己需要的資訊。在被動餵養的情況下,當真正想要看的東西(那些對我們確實有益的情報知識)愈來愈看不見時,我們不自覺地就開始把時間浪費在看很多人的情緒。如果是對人生有建樹的那也還行,但偏偏很大部分都只是個人的垃圾情緒。看完了,跟沒看是差不多的。更糟的時候是你看完了卻被影響,情緒也跟著起伏。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那個實驗會說離開臉書一個月後,感覺自己變得快樂一點的原因吧。畢竟,接收無用的抱怨文,每看一則,你就是在為他們過濾一次垃圾。問題是我們又不是濾紙,為什麼要活成這樣?
網路上看到的那則實驗,雖然針對的對象是臉書,但我想應該結果也適用於其他的SNS社群網路。
成為聊天軟題LINE組群的受害者,相信已是很多人無奈的心聲。因為公務所需而加入組群,似乎已是大勢所趨。方便即時聯繫並得到回應的初衷,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惜很多人都把「已讀不回」當作連環索命叩,讓不少人頗感壓力。
我已經好幾次都聽在學校任職教師的台灣朋友向我訴苦,現在的家長都會在班上的LINE組群裡,為孩子做出許多難以理解的要求。而也聽過好多回日本朋友抱怨,常常早上一起床,都會看到在公司的組群裡,老闆半夜兩三點不睡,還在下達工作命令和提問,甚至問:「都有人已讀了怎麼沒人回應?」破壞了一大早的心情。
「有時候還真懷念沒有LINE,沒有臉書,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雖然,我也知道它們真的夠便利,其實也離不開了。」深受其害的朋友對我說。
尋回暫離網路的單純生活,或許是對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
因此我總是喜歡週五華燈初上的丸之內。路上許許多多的上班族,從辦公大樓裡魚貫步出。結束了。對多數的人來說,一個星期的工作終於結束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離開辛勞的辦公室,帶著一點疲憊,還不知道該做什麼的假期尚未開始。心底或許許下一個新的希望——可以的話,從此以後週末將少看手機。
走在大街,心裡只是念著,等等該怎樣好好的飽足一餐。那是一個過度的轉換,乍現的時刻,終於有了毫無雜念的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