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另一半總是對外面的人比較好?

商周出版-2018-01-29 08:00:00
文/周慕姿 圖/Shutterstock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在跟男友相處時,我發現一件事:他對外看起來總是好好先生,感覺很多話又脾氣很好,好像沒有什麼會讓他生氣的事情,如果別人踩到他的點,他大多也不會真的生氣,甚至很在意、擔心自己如果生氣,別人的感受會如何;但每次他跟我相處時,我覺得他很容易就對我生氣,如果我做了讓他不開心的事情,他就會跟我生很久的氣,甚至跟我冷戰。我時常覺得他對別人總是比對我好,別人比我重要……是不是,他其實根本不愛我?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發現應該最在意自己感受的伴侶,卻總是「比較在意」別人的感受,很擔心別人對他的看法,因此不敢表現出自己真正的感受或看法;但對於身邊的另一半,卻總是很容易表達出憤怒,甚至非常容易生氣,也時常忽略對方的感受。

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

遇到這樣的伴侶,我們或許都會有些懷疑:「難道,你並不愛我、不在乎我嗎? 」如果拿這問題去問另一半,或許他/她會沒好氣地回答:「就是把你當自己人,所以才會把真正的自己展現給你看好嗎? 」真的嗎? 這是「真正的自己」嗎?

很多時候,當我們的「情緒界限」不清楚時,我們會因為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與評價,使得我們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擔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擔心自己做了什麼造成別人的困擾……。我們對自己要求極高,不敢麻煩別人一絲一毫。

問題是,有的時候,有些人並不會以同等的態度對待我們,使得我們可能必須忍耐著界限被侵犯的不舒服,甚至忍耐著憤怒等情緒,以避免衝突場面,以免「讓別人不舒服」。

於是,我們帶著這種不舒服、憤怒、被侵犯的感覺回家,與親密他人相處。這個人可能是我們的伴侶,甚至可能是我們的家人。然後,他們可能對我們做了一些事情,那件事情讓我感覺我的「界限」被侵犯;於是,白天的那些「新仇舊恨」全部被召喚回來,就在這件與親密他人的小事中爆發。然後,我們表達出生氣的情緒;或許,對方會試著理解我們,於是,我們突然覺得好過了一些。但也有可能,對方覺得受傷,覺得「為什麼一點小事你都要對我發脾氣」,兩個人因此吵了起來,一方覺得「對方不在乎我」,另一方覺得「就是對方的錯,是他這麼做才害我發脾氣」。

實際上,在外是好好先生/小姐的另一半,回家變成另外一個人,有些時候,的確不是因為不在乎另一半或家人,而是因為,覺得這個關係是安全的,覺得這個人是在乎自己的;所以,即使我對他表現出我最任性的一面,他都會包容我,就算生氣,也不會跟我生氣太久。

他們心裡明白:「我的家人/伴侶,他/她不會因為我生氣、我任性,就拋棄我。」

因為對「這段關係」與「這個人」的信任感,使得他們更容易對這些人表達出真正的感受。

但這當中的確有個陷阱存在,使得這些好好先生/小姐,容易把沒有對別人發作的脾氣,帶回家借題發揮,趁機發作。

這並不代表他們是故意做這件事,而是因為,原本好好先生/小姐的困難,就是「建立界限、表達被侵犯界限的不舒服感受」。對外,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沒有處理;帶回家之後,因為與親密他人很容易會出現界限不清、或踩線的行為,這也使得這些「好人」容易感受到白天那些不舒服的情緒「重現」;也就是說,類似的行為,使得白天或過去那些未處理表達的情緒被召喚出來,使得現在發生的這件事變得難以忍受……於是,他們終於爆發!

如果自己沒分清楚這點,總是「以愛為名」,覺得我就是愛你,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那其實是個連自己都誤會的「陷阱」:你表達的不只是真實的自己,而有部分,是把自己沒有或不敢對別人表達的感受,發作在你以為可以發作的人身上。

這麼做,不但無助於改善對外的人際關係,還可能傷害對內的親密關係。如果你是個好好先生/小姐,或你的伴侶/家人是這樣的人,試著鼓勵自己或他, 試著學會在別人侵犯自我界限時, 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此,不但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互動感受,讓自己不用這麼辛苦,也不會讓家人或伴侶總是「掃到颱風尾」。另外,如果你的親密他人會如此對你「任性」, 除了理解對方外, 適當表達你的界限與不舒服的感受, 讓對方了解你,讓對方有機會學著調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出自《關係黑洞》商周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NOWnews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