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讓爭吵止步:接觸情緒的三個步驟

海苔熊-2017-10-23 08:00:00
有時候你們重複同樣的爭吵、彼此傷害卻又無法逃出泥沼,是因你害怕說出自己真正的感覺,並且不知不覺,用防衛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情緒——如果說了有可能會受傷,拿一個別的東西去抵擋,是不是比較好選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常在第一線「坦怪」的情緒是「生氣」。

「你又來了!和我做對你最會了。」

「很會嘛!要不要哀居上面每一個女生的貼文你都去留言?」

「你不要每次我念你的時候就一臉委屈的樣子好嗎?搞得好像都是我的錯一樣!」

想一下,當你或是對方說出類似的話,你們心裡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是真的很討厭對方、想要把對方推開?還是有別的渴望?而這樣子做,真的有滿足你們心中想要的那個渴望嗎?

翻越情緒的牆

Sue Johnson(1998)指出,有些時候我們選擇退縮不說話、有些時候我們選擇憤怒大聲咆哮指責對方,但這些情緒的底下,真實的感受是創傷和渴望。弔詭的是,我明明想要對方更靠近我們,卻強迫性的、不自主性的、像是被鬼附身一樣的把對方給推開。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江湖上勝傳的「依戀創傷」(attachment injuries)——過往在家庭、成長過程、親密關係當中的創傷事件,會不知不覺地破壞你和伴侶之間的感情連結,並且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斷損傷這段關係。但我們總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怪在過去的創傷上面然後雙手一攤說:「來啊!來互相傷害呀」,所以現在就要來告訴你怎麼辦——辨識情緒、承擔風險、表達情緒。

1.辨識兩種情緒

斯斯有三種,情緒有兩種。指出初級情緒(primary emotions),指的是你真實的感受,可能害怕被拒絕、擔心被拋棄、覺得不被愛等等;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s),就是那些你用來「保護自己不會受傷」的情緒,例如很害怕,就用憤怒、責備的方式來表達你的害怕(Goldenberg、Goldenberg,2012)。

根據Susan Johnson的說法,「用次級情緒來保護初級情緒」其實是一個很弔詭的動作——表面上你因為這層保護而沒有受傷,實際上長期下來卻讓這段關係承受更多的傷害。並且,你並沒有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2.承擔風險

在知道你真實的情緒可能是恐懼、怕被拋棄、悲傷等等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練習把它說出來——尤其當對方是你重要的人。等等,如果有你說的這麼簡單就好了啊!不然你來說說看啊!你難道不怕他從你的痛點上面踩下去嗎?怕啊!當然怕,怕死了!所以我們才害怕改變啊!

Sullivan(1953)古時候其實就有開示了,維持原本的防衛狀態的確有好處,,你獲得某種安穩的感覺(Security)、但同時也犧牲了滿足感(satisfaction)(引自:Nichols,2011,頁 293)——於是,你就讓自己活在一個總是充滿不滿、抱怨、爭吵,卻又難以改變的關係當中,因為現狀讓你有某種程度的安穩感。

老實說,我並不覺得一定要改變,但倘若你已經痛苦到沒有辦法承受了,或許可以嘗試做做看不一樣的事情,而嘗試改變有賺有賠,開始做之前請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

3.表達情緒

來了來了,公開說明書從山坡上悄悄地滑下來了,當你表達自己的感覺時,對方的確有可能會否定你、繼續攻擊你、講一些難聽的話,但倘若這是一個長期惡性循環的關係,本來就不可能因為你的一點點變動,就整個扭轉。所以在說之前你可能要先幫自己打一個預防針,就是他可能不見得能夠真的接住你的情緒。但儘管是這樣,你還是可以嘗試說出你的感覺,因為你不說他也不說,兩個人都躲在自己的蛋殼裡面,久了以後,就會變得疏遠而且樹立敵意。

走出循環爭吵的迴圈

最後舉個例子讓大家感覺一下所謂的「說出來」是什麼感覺。Michael Nichols(2011)在書裡面提到一個家族治療的例子,一家四口到了治療室裡面,好長一段時間,都是兩個小孩和媽媽在說話,先生只是躲在角落點頭沉默。

「怎麼啦,怎麼像是牆角的那盞檯燈一樣,都沒什麼回應?」治療師說。

「我受夠了!真的受夠了,為這個家付出這麼多,下班之後卻聽到的是無盡的發牢騷,我厭倦了這一切!」先生說,看起來像是一個豎立衝突的例子,但卻是他第一次說出自己的感覺,而且也神奇的改變而這個家庭的互動方式。在治療師的引導下,太太漸漸了解自己和先生的感受。先生的冷漠,讓她產生不滿,而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有更多的問題行為,她再來抱怨孩子,先生覺得煩躁又繼續冷漠,形成一種循環。

當然,很有可能的是先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之後,太太也會「競爭辛苦」,說自己也很辛苦為家庭付出很多等等。但重點是,當這個苦被說出來,就已經跳脫出過一個人一直抱怨、另外一個人一直不說話的僵局。

感情是一場勇氣的戰役,但並不是比你贏或是他贏,因為不論是誰贏了,其實都是關係輸了。

海苔熊

延伸閱讀

Goldenberg, H.、Goldenberg, I. (2012)。 經驗取向模型 (吳婷盈、鄧志平與王櫻芬, 譯)。 載於 吳琦蕙 (主編), 家族治療概觀(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第 265-303頁)。 台灣: 雙葉書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Johnson, S. (1998)。 Emotionally focused interventions: Using the power of emotion。Case studies in couple and family therapy: Systemic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頁 450-472。

Nichols, M. P. (2011)。 經驗派家族治療 (劉瓊瑛, 譯)。 載於 張慧茵 (主編), 家族治療 (第9 版, 第 287-318頁)。 台灣: 洪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