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放不下,怎麼辦?

海苔熊-2017-09-02 08:00:00
我想聊聊一個故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男孩從一開始就知道她暫時放不下那個人渣*。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那個有辦法讓女孩從那個人渣身邊脫困的人,一直到情人節前一天晚上,女孩堅持要回到那人渣身邊。他才終於了解,原來努力付出不一定真的能夠換到愛,而且有些時候把一個人留在關係裡面的,也可能不是愛,而是某一種混屯黑暗的東西(Mellody、Miller與Miller,2017;失戀花園團隊,2017)。

身邊的人都勸女孩放棄,但女孩知道,如果現在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她把青春都留給了這個男人,如果現在走了,還有誰會來自己?她知道自己心裡面有很多的不安和害怕,也知道待在男人身邊,痛苦多於快樂,但相較於「未知而不確定的快樂」,眼前她可能比較能夠接受的是「熟悉的痛苦」。

兩個人都覺得很不甘心,只是男孩選擇攤牌,他把那人渣劈腿幾個不同女人的親密照片貼在公開的社團上面,果然引起熱烈的八卦討論。雖然,他在貼完之後就後悔了,但其實心裡面還是有種小小的爽的感覺。

什麼是不甘心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要對方嚐嚐苦頭」、「想要玉石俱焚」的可怕心情啊?最常見的解釋就是「不甘心」,不過這個解釋有點籠統。我認為,不甘心是一個復合的情緒,至少涉及下面這幾種歷程:

1.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Leon Festinger,1954):你和其他和你相似的人進行比較,卻發現他們擁有你沒有擁有的東西。例如覺得自己長得不差,個性也不錯,但是每一年情人節都自己一個人過;例如在三角關係當中,你明知道對手是個爛人,但是你的情人卻沒有選擇你,而選擇了他,你就會牙癢癢。

2.落差感(discrepancy):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你原本期待兩個人可以繼續在一起、原本期待他會選擇你、原本期待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但後來發現,事與願違,這中間的差距所產生的失落的感覺。

3.失去平衡感(imbalance):你可能對一個人、一件事情,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可是結果卻不如你的預期。換句話說,你可能損失了相當多的時間和心力,卻沒有辦法擁有你只想要擁有的東西。

解決你的認知失調

以文章開頭的例子來說,我覺得某種程度上面來說都是一種類似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狀況(L. Festinger,1962)——

>>認知(cognition):腦袋裡面相信努力就可以獲得回報、付出這麼多時間,只要等待夠久,對方就可以跟自己在一起。

>>行為(behavior):但事實上,兩個人還是沒有辦法在一起、對方還是選擇了別人、或者是持續在外面拈花惹草,而自己看起來像是和對方「在一起」,卻沒有在一起的名分或者是感覺。

那麼該怎麼辦呢?通常解決認知失調有四個方法:改變行為、改變想法、增加想法、忽視這個衝突(下圖引用自此)

1.改變行為:離開這個人,走出這種名不符實的關係;放棄等待,不要再當那個一直陪伴在身邊,卻沒有辦法得到愛的人。

2.改變想法:放棄堅持「我在這段關係裡面付出這麼多,對方應該要和我在一起」的想法,或者放棄堅持「他跟我在一起,就不可以四處劈腿」的想法。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呢?可以透過下面第3、4種方法。

3.加入別的信念:可以是比較積極的想法、也可以是比較消極的想法。積極的想法例如「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規定感情是要一對一的,他可以同時劈腿別人,我也可以四處去看看」(蕭英玲,2003),消極的想法可以是「愛情這種事本來就不是努力就有收穫的。我就慢慢等待吧,或許有一天愛情會回來,或許不會。」

4.忽視衝突:這個就是傳說中的「眼睛業障重」。壓抑自己「付出愛渴望得到回報」的想法,或者是不承認對方其實在外面有其他的對象、不承認對方比較在意另外一個人。

哪種方法比較好呢?我的感覺是沒有好方法,只有「比較容易達成」的方法。對某些人來說放生比較快(不過這些人應該不會讀到這裡XD),對另一些人來說改變認知有些時候比較容易一些。

畢竟改變行為有些時候真的會捨不得,所以如果你還沒有打算要離開這個人、如果你還希望能夠繼續等待,可是又覺得很痛苦的話,那麼可能可以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想法: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會換來一個美好的結局。雖然我付出很多,但是這是我選擇的,他也有權利選擇要繼續愛我,或者是繼續在意別人比較多。我隨時可以選擇離開,只是現在我還想要暫時留下來。

當你換一個方式對自己說話,事實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或許你會因為這個認知的調整,從不甘心,變得比較甘願。

*經當事人同意候刊出(雖然雷同的案例很多XD),「人渣」是當事人對那男人的稱呼。


海苔熊

延伸閱讀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Human relations, 7(2),頁 117-140。

Festinger, L. (1962)。 Cognitive Dissonance。Scientific American, 207(4),頁 93-&。

Mellody, P.、Miller, A. W.、Miller, J. K.(2017)。Facing codependence: What it is, where it comes from, how it sabotages our lives(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台灣:遠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失戀花園團隊(2017)。 三角關係完全手冊(電子書)。取自 失戀花園 website: http://ppt.cc/02sQv

蕭英玲 (2003)。 女性外遇:動機,發展與態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5(4),頁 1-29。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