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介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感的相處,往往會對彼此的要求很多,特別是對戀人,我們內心感受的「承擔度」很低。比方說,本來安排好的計畫,因為一些突發事件破局了,可能是公司有事情要加班,不能履行說好的晚餐約會;或是太太遠房的重要親戚大伯、叔公要來,計畫好的家庭旅行就只能取消。
原本的期待突然被瓦解,所以心情一時之間難以平復,就對彼此表現出不好的情緒或言語,不管是質問對方或是數落對方,最後都會導致爭執。
應變(彈性思考)是兩性相處重要的課題,因為我們每天有太多太多的變數要去應變。兩性相處過程中的沮喪、生氣、憤怒,正是考驗你和另外一半相處的重要時刻,這時候的溝通能力更顯重要。
責怪、抱怨、無的放矢都只會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差,最後在爭執的情況下還硬逼對方說出關鍵性的一句話,「所以我們還要不要繼續?」「那你現在要怎麼處理這段關係?」要對方做某個決定、探究某個事實,或是push某個行動,這種問法,都只會讓整件事情越來越僵。
如果你們陷入爭吵,也要避免說出任何傷人的話。溝通講求的是「控制力」,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說出口前三思再三思,如果對方已經口出惡言了,也要耐著性子跟對方說,「你好好講我會理解,或許不必要這麼憤怒」讓對方冷靜一點。
並不是說爭吵不好,有時候爭執是溝通的手段之一。但是因為多數人不懂得拿捏爭吵的技巧,所以一般而言,我不太建議用爭執怒罵代替冷靜思考後的言語溝通。很多的爭吵到最後甚至會演變成捶牆壁、拍桌子、抓傷自己、自殘,這種過度憤怒的行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自己更加陷入悲傷的情緒裡面。
面對重大的悲傷、難過或是憤怒,要訓練自己有「變焦」的能力,這種變化思維焦距的訓練,也是一種主動行為。為什麼說這是一種主動行為呢?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就像有些人失戀了,你找他出去走走散心,他可能會說「我太難過了,真的沒辦法」。走過失戀的人都知道,不是沒辦法,是他不願意「主動」走出這樣的情緒。
所謂變化思維焦距的訓練很簡單,就是去想跟讓你情緒低落完全無關的眼前現實,就像給小朋友看圖卡一樣認字、認顏色、認形狀,比方說,那張椅子是白色的、窗外的樹葉是綠色的、牆上的畫是山水畫等……
不要小看這種練習,這對深陷痛苦的人來說是很難的訓練。但我們都要練習,不斷練習,在痛苦的時候轉移︵跳脫一下︶自己的焦點,這樣才能為自己的思緒創造出空間和時間,冷靜地、客觀地分析,也才能讓彼此的關係不至於在這個點上支離破碎。
對方說⋯
「你現在是怎樣?」「你是在不爽什麼?」
老師分析
他只是用錯方法,而他想問的是,我想了解你在想什麼?
兩個人相處久了,難免有摩擦,這是在所難免的,就算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也一樣,再怎麼契合,長時間相處下來也會有不高興的時候。所以重點是有摩擦或衝突的時候,你是用什麼態度和方法來解決?很多人都會覺得「認識這麼久了,你應該要知道這是我的雷區」,偏偏你忘了你的雷區可能多到數不清,要如何要求對方記得清?
我認為,相處過程中,有不舒服就要講,要讓對方知道。如果你都不講,擺個臭臉,對方問「你最近怎麼了啊」,你卻又只回答「沒有啊」,心裡OS「你應該要知道的!」
其實這只會引起對方心裡也不舒服,對事情的本身一點幫助都沒有。對方心裡會想,「這麼多天了,你到底心裡不爽什麼?有什麼事情不能跟我說嗎?我覺得這種態度反而讓我很不爽。」最後兩個人都在情緒上,什麼事情也沒解決,還把雪球越滾越大,變成有理說不清的狀態,相信都不是大家的「目標」(Goal)。
所以,從一開始的問法就重要,很多人都是這樣問的:「最近是怎麼了?」「你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最近是做什麼讓你不滿意嗎?」「我做了什麼得罪你的事了嗎?」我建議不要這樣問,因為這種問法,十之八九得到的答案都是「沒
啊」,既然這是幾乎不會得到答案的問法(甚至可以說是 Never & Ever ),那
就絕對不是一個好問法。
溝通,就是要「以話語來引導」,得到你想要的目標。所以我建議的問法是「旁敲側擊+從鄉村包圍城市」。這麼做的主要動機,是慢慢開啟你們可以溝通的話題,比方說,先提問幾個限縮性的問題,「最近公司有發生什麼事嗎?」「最近你主管還有刁難你嗎?」「最近你媽媽身體好一點了嗎?」之類的,開放式地問,讓對方自己開口,不但可以引導對方分享心情,還能讓對方覺得你很關心他。
如果對方心情很不好,還是很不想講,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建議你改用鼓勵的方式。你先講出自己碰到的困擾︵可能也是他的困擾︶,如果剛好說到他心裡面不舒服的相似情節,他會自動投射到那件讓他心裡不舒服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講出來。學會誘導對方說話,可以增進兩性關係,這是無庸置疑的。
另外,也可這麼做,不要一開始︵一見面︶就問對方怎麼了,先從別的地方去問,等到跟對方的話匣子打開了,對方敞開心胸之後再慢慢地切入話題,「我覺得你最近對我的態度好像比較冷」,特別是針對男人,需要誘導,因為男人是慢熱型,需要女性細心與耐心,好好地幫助他說出那些他說不出口的話。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誘導的說話技巧,只會很直白地問:「你對我有什麼不爽,你說啊!」「你是怎麼了?你明明心裡面有意見,有意見就講啊!」這種口氣是不可能讓本來就很悶的人願意對你敞開心胸好好說話的。
另一種情況是,「你」就是引起他不爽的主因。兩性、家人之間,最常遇到的相處問題起因於越熟識彼此,反而越容易疏忽對方,容忍度就會降低。互動越多,「被忽略的不好感受」就越容易糾結在一起,引起很多導火線,自己卻渾然不知。
我真的建議情侶的相處要多點耐心,特別是出遊的時候,對彼此「不小心忘記了」的事情容忍度高一點,不要一直咄咄逼人地說:「你每次都忘記!」「我不是說過了嗎?」「你是不是又忘記了?」「到底要我跟你講幾遍啊?」其實,再提醒一次就好,這就是人生。
以上所言,是很多美滿家庭的潛規則。男性對於家務通常都比較不在行,不懂養鍋的方法也就算了,有時候想幫忙洗個碗,拿起鐵刷就猛刷鑄鐵鍋,沒想到鑄鐵鍋就這樣「傷痕累累」,好心幫忙卻換來老婆一陣罵。這對女性來說可能是大事,畢竟那是每天都要用重要生活器具,但對男性來說,可能就會想「這事情有那麼嚴重嗎?」。
根據GAS溝通理論研究顯示「七次才能讓對方知道」,是七次溝通之後「知道」這件事情,但能否夠構成行為則是另外一件事情。原本腦子裡根本沒有這個概念的,如果你願意跟他溝通七次以上,雙方也會開始進入自我認知的妥協過程。很多人覺得「事不過三」!心想「我已經講過三遍了,是還要我講幾遍?」兩人之間的妥協和堅持本來就是一種訓練,兩性之間就是互相妥協的過程。
最後我要提醒一件事情,在職場上是要求細節的,過程在意細節,結果也在意細節;但是情感上,為了維護你們想要的共同結果,不能過於在意細節,否則很難走向共同的結局。
本文出自《聽懂了,桃花自然來》尖端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