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上的朋友動態能信嗎?總是比較的人,其實是擔心自己不夠好

海苔熊-2016-11-08 08:00:00
「為什麼她男朋友假日的時候都會帶她出去玩,你卻總是在家裡面打電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你看那個某某網紅都可以把他們一起出去玩的照片貼在臉書上,而我只是叫你標注我一下,你就在那你扭扭捏捏的,還是說,你是怕誰看見嗎?」

「為什麼你跟前女友在一起的時候,都不會嫌他胖,但我才多次兩口布丁,你就叫我不要再吃了會變肥?」

Cindy前幾天因為Kevin不會拿捏和異性的界線問題和吵了一架,一氣之下去翻他以前的臉書動態(creeping)),無意間看到了他的好朋友和女朋友互動的狀況,也翻到了以前他和前女友的一兩張照片,像是吃了火藥一樣瘋狂地圖炮。

Kevin沒有把前女友的照片刪掉或許是他疏忽,不過Cindy可能也忽略了一件事情:痛苦是比較出來的,而且和臉書的動態比較,其實是最不明智的。

四種不同的臉書訊息

雖然Back et al. (2010)的研究發現,你在臉書上的樣子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你真正的樣子,不過如果把它和感情牽扯在一起,有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新的研究顯示,臉書雖然記錄了大多數人的感情狀態,不過這些感情狀態很多的時候都是經過「調整」的。他們訪談了23個平均22.1歲,使用臉書超過五年的使用者,想了解他們是怎麼在臉書上面更新自己的感情狀態與生活的,結果發現有四種不同類型的訊息揭露方式:

1.公開關係狀態(overt relationship disclosure Practices

你以為臉書上看到的情感狀態是真的嗎?研究發現,有些人會在交往一段時間之後才公開他們的狀態(也就是說,當你一天到晚在擔心為什麼對方不公開,而你的好朋友卻已經公開的時候,其實說不定他們也是等待了一段時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受訪者指出,由於擔心這段感情還沒有穩定下來,公開之後又要結束這段關係會尷尬,於是等到感情穩定一點之後才會選擇公開。

另外,有些人的確是因為擔心某一群人看到自己的感情狀態(如前任情人、家人、出櫃的疑慮),所以選擇用部分公開的方式。

2.暗示與陰影(implied and shadowed relationship)

「已經好多次了,我不想再多說,也不想要再沉默,就讓時間換的帶走這一切吧。」

「謝謝你在我不相信愛情的時候,還讓我看到一點點可能,我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怎麼樣,不如就先這樣。」

你一定認識某些朋友會使用模糊預定(vague-booking)的技巧。這些句子可能有談到一些特定的事件,也有可能什麼都沒講,貌似指稱到某些人,但又無法完全的對號入座,用的技巧好處在於,某種程度上給予這段情感關係一個模糊的空間,又讓看的人知道在說他(但是當然也有自作多情自己對號入座的情況囧)。

3.隱藏關係軌跡(intended of a sense of relationship trace

對一些臉書使用較為謹慎的人(或是某些逃避依戀者)來說,他們其實不太在臉書上面公開自己的狀態,例如他們可能和自己的伴侶一起出去旅行或吃飯,但是只拍餐桌上面的食物,並且不會標注對方。他依然記錄下來自己去吃美食和遊玩的狀況,但並沒有告知大家他是和誰一起去的(不過有些時候就會被質疑照片是誰拍的哈哈)。

另外一種隱藏關係軌跡的方式,就是報喜不報憂。開心的時候曬親密照,但難過的時候私下爭吵,很容易給其他人「哇!他們好幸福」的假象。尤其是追蹤人數比較多的公眾人物更容易會有這種狀況,因為大家看到的是他的公開我(Public self)。所以,如果你真的要比的話,建議你不要和公眾人物的臉書作比較,因為他們難過的時候你不一定會知道。

4.擦拭和修訂(erasure and revision)

文章開頭提到的「刪除舊情人的照片」就是屬於這一項,當你看到別人的臉書動態都好棒棒、其他閨蜜的感情都很幸福的時候,或許他們已經調整了一些比較負面的字句(用編輯的功能),或者是刪掉那些讓人家感到不舒服的動態。

從比較當中解放自己

「看不見的東西,往往才是最重要的。」那些你以為的別人的幸福,很可能只是一種表面的漂浮。

事實上,沒有兩段關係是可以完全等同的,而那些總是比較的人,內心真正的聲音其實是:不會我是不夠好的?會不會我們的關係有一天總是會瓦解的?

其實,我們可以練習中比較當中解放自己。信任固然要雙方才能維繫,但如果其中一方總是猜疑,那麼最後往往會實現自己預言的結局。

延伸閱讀

Back, M. D., Stopfer, J. M., Vazire, S., Gaddis, S., Schmukle, S. C., Egloff, B., & Gosling, S. D. (2010). Facebook Profiles Reflect Actual Personality, Not Self-Idealiz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3), 372-374. doi: 10.1177/0956797609360756

Emery, L. F., Muise, A., Dix, E. L., & Le, B. (2014). Can you tell that I’m in a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visibility on Facebook.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4549944.

Muise, A. M. Y., Christofides, E., & Desmarais, S. (2014). “Creeping” or just information seek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rtner monitoring in response to jealousy on Facebook.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1), 35-50. doi: 10.1111/pere.12014

Papp, L. M., Danielewicz, J., & Cayemberg, C. (2012). “Are we Facebook official?” Implications of dating partners’ Facebook use and profiles for intimat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15(2), 85-90. doi: 10.1089/cyber.2011.0291

Robards, B., & Lincoln, S. (2016). Making It “Facebook Official”: Reflecting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rough Sustained Facebook Use. Social Media + Society, 2(4). doi: 10.1177/2056305116672890

Saslow, L. R., Muise, A., Impett, E. A., & Dubin, M. (2013). Can you see how happy we are? Facebook image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4), 411-418.

何曉嵐. (2011). 負向自我思考習慣、心智專注覺察、自我監控覺察與憂鬱的關係及內觀認知治療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輔仁大學, 台北市.

陳進義. (2012). 負向完美主義、苦惱自責、憂鬱及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 (碩士), 成功大學. 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 (2012年)

海苔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憑什麼他___也不會____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