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絢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忍耐,有讓你感到幸福嗎?
有哪一個家庭的父母婚姻關係,沒有陳年堆積的仇恨哀怨?這是過去時代的悲哀。過去的女性,只能依賴她所嫁的夫君,無論是好、是壞,她都沒有能力獨立,也無法有自信她能靠著自己建立一個想要的生活。一旦她嫁了,無論她的配偶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或她的婆家是如何對待她這樣一個外來的女人,她都必須忍耐、犧牲,什麼苦都必須承受,不管如何感覺委屈、被惡待,她也必須死守在這段關係中。實質的依靠和照顧盼不到,那至少盼望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辛苦付出的好女人」。但是,若是忍耐了好幾個年頭,在關係裡,除了被要求付出、承擔、順應、犧牲、照顧,卻無法像個人一樣的被尊重、被照顧、被善待、被在乎、被關懷,那如何能夠支撐得了?如何能夠繼續維持?許多在婚姻家庭中的女性,都維持住了,不是嗎?
是,表面上是維持住了,但內在,那心裡的滋味是什麼呢?在一段關係裡,面對著對方的不理不睬、不聞不問,即使生了病,也沒有一杯溫開水,連一句關懷、問候的話語都沒有……那時候,內心的感受是什麼呢?
在關係裡感覺到的自己,像什麼呢?你不感到心酸嗎?不感到自己的卑微嗎?你不因此感到強烈的憤怒和委屈嗎?
你會感到幸福嗎?會感受到愛的滿足嗎?
兩顆心若斷了牽繫,要如何親密?
我們長久以來,對於家庭、婚姻、關係的教導及學習,常常要求的是形式上的,例如:賺錢養家、料理三餐、家事整理、照顧服侍……等等。這些事當然重要,但是這些事,都是易磨光「愛」、磨損「關係」的。因為這些事,都很累人,不斷的重複做,或是每日在這些事裡打轉,人就會感到能量耗損、筋疲力竭。而這些事,往往是為了維持一個「家」的運作,但未必維繫住了「關係」。「關係」的維繫,需要兩人「心」和「心」的交流與親近,是一種屬於兩人很私密的默契,很親密的相懂。而愛的發生,是一種安全的親近。因為信任,因為靠近,因為連結,也因為尊重──愛,才有可能,發生。如果一段關係失去了信任、親密、分享、尊重、依靠和連結,那這一段關係,還剩下什麼?沒有了這些愛的元素,這還是一段親密關係嗎?
關係需要一份專注的善待
我們的傳統,面對情感關係的態度,總是很難真正的「負責」;不關注關係,不真正的尊重對方,不把對方的感受當一回事,不在乎彼此關係的狀態,也不滋養關係。放著「關係」不管,只用「生活的負擔」來說嘴──「我有對關係負責」。我們原以為的「對關係負責」,是一種很虛空的倫理或道德。只要沒有做對不起你的事,只要沒有背叛這段關係,只要還擔負一點兒生活照顧的責任,即使關係早槁木死灰,沒有交集,只剩冷嘲熱諷、輕蔑冷漠,絲毫沒有善待……如此這般早已「沒有愛」的關係,卻難以真正的被承認,彼此也很困難勇於「負責」的好好處理結尾。只剩下,彼此的消耗和置之不理,直到「關係」腐爛變質。卻不是「負責」的面對真實關係,力求克服及調整關係失衡的問題。也無法勇於承認關係的觸礁,讓關係中的問題可以得到真正的重視,和重新的調整。就算彼此無法繼續在這段關係中,相互多些關注及付出,連一點兒善待對方的意願都沒有了,我們也需要「負責」的誠實面對自己,選擇好好處理和面對這段關係的──曲終人散。這才是對關係,真正的「負責」。
離開錯誤,才能往更好的自己邁進
當兩人不願意正視關係的狀態,當你們對關係置之不理,否認關係的真實狀態,而只求關係維持表面的形式,只是欺騙彼此日子仍過得下去,那麼,你需要好好留意:這樣的日子,究竟在你的內心留下了什麼?而你對人生的感觸,又是什麼?如果,你發現了你在關係中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太久的將錯就錯,讓你們兩人之間被龐大的恨、怨、憤怒、不甘心、想報復……等等情緒占據,讓愛,早已在關係中窒息,那麼這一段愛早已窒息的關係,又怎麼可能給你們愛呢?如果,這對你已是一段「糟糕的關係」,不僅感受不到愛,還只剩對彼此的指控、怨恨、厭惡、痛苦,那麼,何以你留在這樣的一段關係裡呢?除非,你對自己能不能成為更好的人,並不關切。你反而覺得,自己只能配得一段糟糕的關係,因為如果連這段糟糕的關係都沒有的話,你深信,你就會無法擁有任何關係了。害怕「一無所有」的感覺,使你連要離開一段糟糕的關係都不敢……(無論這段關係是一個「人」,還是一份「工作」。)如果,你已確定離開了,那就往更好的自己邁進吧!但是,首先,你要先認識自己,才知道更好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本文出自《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寶瓶文化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