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都得熬夜工作時,隔天有效復原的方法

商周出版-2016-09-04 08:00:00
文 /裴英洙月底我造訪了某企業, 發現不少人辦公桌上放著提神飲料。一問之下才知道,幾乎所有人都說「月底結案的工作很多,經常需要連續熬夜,離不開提神飲料」。為了工作只得犧牲睡眠時間,那一瞬間我看到的應該是許多工作人的常態吧。月底一忙起來,職場的確會化身為教人覺得「把時間拿來睡覺太浪費」的戰場。然而,我的看法是,正因月底是最講求工作表現的時候,才更應該妥善管理工作時間。考試或截稿的前一天,犧牲睡眠多花時間讀書或工作,確實比起把時間拿去睡覺,能記憶更多書本內容或做更多工作。可是請不要忘了,這麼做反而會讓讀書或工作效率及品質下降。人從早上醒來之後,經過十三個小時作業效率就會降低。換句話說,以早上七點起床來計算,晚上八點過後就無法繼續期待工作效率了。那麼換成讀書呢? 熬夜一個晚上記住的東西, 很快就會隨著時間經過而遺忘。睡眠不足會奪走人們的記憶力與思考力。人類在淺眠的快速動眼期間無法整理記憶,當睡眠時間極端減少時,好不容易讀進腦中的東西將無法經過大腦整理, 也無法在腦中成為固定記憶。對考生或即將參加資格考而努力用功的人來說,真可說是致命性的失誤。舉例來說,在熬夜工作時,你一定也曾有過以下三種經驗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缺乏專注力:不斷犯下簡單的失誤,出神發呆。

記憶力衰退:剛剛才記住的東西馬上忘記。

思考力減弱:無法順利與人對話,無法理解別人說的話。

不僅如此,熬夜對身體健康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熬夜隔天「總覺得身體不大舒服」的原因就在這裡。連續熬夜工作幾天下來,除了睡眠和清醒的身體節奏變得不規律,體溫、血壓、荷爾蒙分泌等其他生理現象也會陷入紊亂。結果不是成為極端的夜型人,就是得了早上起不來的「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引發不規律的入睡與清醒時間,甚至演變成一天睡好幾次的「不規則型睡眠清醒模式」睡眠障礙。醫學已經證實,熬夜形成的睡眠不足,會在白天導致睏意、全身倦怠感、頭部悶重、不安、焦慮等身體及精神上的問題,對健康造成影響。更有甚者,引起血壓、血糖與中性脂肪數值上升,提高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生活習慣病和心肌梗塞、腦血管病變等疾病的風險。此外,失眠還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罹患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的可能,或產生癌症誘發及惡化的因素。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失眠會使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的荷爾蒙「瘦體素」減少,令促進空腹感和食慾的荷爾蒙「飢餓素」增加,引起肥胖問題。還有,失眠對工作人而言最致命的一點,是會招來記憶力與專注力的衰退。睡眠不足也是誘發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在已罹患憂鬱症或恐慌症的狀態下,若失眠情況惡化,甚至會提高自殺機率,可以說是相當危險。由此可知,熬夜的缺點罄竹難書,好處卻屈指可數。然而老實說, 身為工作人的我也明白, 總是會有無論如何都必須熬夜的時候。就連我自己也一樣,幾個月中一定會面臨一次非熬夜不可的狀態。前幾天,我必須製作提出一份將近兩百頁的報告書,明明隔天就得提交了,我對內容卻怎麼也不滿意,抱定熬夜的覺悟著手修改。完成時已經是隔天早上六點。雖然能以自己滿意的形式提出報告令我心滿意足,情緒高昂,可是身體和大腦都已疲憊不堪。那時我採取的行動,無法迴避熬夜的各位也能做到。我到底做了什麼呢?那就是:在我覺悟必須熬夜的瞬間,立刻變更隔天上午的預定工作計畫,盡可能用簡單不花腦力的工作取代原本的工作。以我的例子來說,當我發現今天大概必須熬夜時,甚至會將隔天一整天的工作都犧牲或排開。如果可以調整工作計畫, 改天休假一天好好休息是最理想的狀態。無法做到的話,就盡量安排不要求工作表現的單純事務性工作。比方說整理資料檔案,或是填寫簡單的文件等,不怎麼需要專注力的工作。人的身體絕非萬能。為了維持平時良好的工作表現,過度努力的時候一定要找時間補回來(安排休息),這是必要的觀念。本文出自《疲勞不過夜》商周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