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總是鼓勵大家『做自己』,所以你看Martin Luther King會說『I have a dream』,但如果換成我們,可能會說的是『I have a family dream』。」——金樹人[1]有些時候,文化鼓勵我們要考量到身邊的重要他人,所以我們總是時時刻刻會自動化地考慮「別人會怎麼想」,也因為做自己很難,才要一直掛在嘴邊說。就像是一開始舉的例子,我們好像總是會活在父母的期待下,有些人花大把青春在追尋的,並不是自己的夢,而是家人的夢,一個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夢。所以,30歲以後,如果你要談一場大人的戀愛,或許可以思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你的家人不支持你的感情或事業,你會怎麼在自己和家人的需求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問題三:你的家人如何影響你的感情或婚姻?最辛苦的往往不是家人和你之間的代溝,不是他們太過傳統,而是他們說一套做一套。在我們收集的300位國中生樣本當中發現[3],如果你的爸媽是說一套做一套的矛盾型(說對你和哥哥弟弟一視同仁,但你其實從他們的行為中很明顯的感覺到重男輕女、嘴巴上說不在乎成績和工作,但當你要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系的時候,他們又會說那沒有出路⋯⋯),相較於其他的類型,他們的自尊最低,內心有許多的糾結。因此,30歲以後你可以問自己的第三個問題是:在你小時候的記憶裡面,家人是否曾經也有這種「表裡不一」的狀況?他是不是也影響了你一些對於感情或是婚姻的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