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的都是我?鄧惠文破解「過度付出」兩大盲點 千萬不要「撿起來做」!

▲鄧惠文破解「過度付出」兩大盲點!千萬不要「撿起來做」,再抱怨為什麼做的都是我?(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姊妹淘-2021-07-21 03:48:10
家中總是一堆別人不願意做的家事,只能自己「撿」起來做,但是做就算了,家人居然還時常嫌東嫌西,連維持環境的規矩都要破壞,每天都覺得好頭痛,只有自己為了家裡在付出⋯⋯這也是你的心聲嗎?很多人為家人任勞任怨的付出,但總是收不到一句感謝的話,好像所有事情都跟他們無關,他們只要享受卻不用付出,漸漸地心裡開始堆積委屈,一邊做一邊抱怨甚至有討拍的行為,《鄧一個人咖啡》上週五的直播節目中,鄧惠文醫師剖析會有這樣的家庭問題,其實是你「過度付出」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謂「過度付出」呢?第一,當你在不斷付出的這條路上,卻得不到你想要的回報,而你的付出對你來說已經超出心裡能負荷的量,總是會問「為什麼是我」,或是在看對方時,覺得他虧欠你,感到心理不平衡。第二,你訂立了其他人並不贊同的人生標準,因此別人覺得被你強迫、干擾。

▲鄧醫師解析過度付出的兩大要點。(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又沒人叫你做這麼多」這句話在你努力付出後聽到,一定會讓你深感委屈,但這時候你可以思考這句話帶來的警訊是什麼?當你發現你可能會有「一邊做一邊唸」、「做完討拍」、「懷疑自己價值」這些狀況後,也許你就是過度付出了,有時候你做很多的同時,可能會隨之夾雜了自己的情緒,對其他沒付出的家人來說,反倒會變成是一種壓力,但絕對不是說你不好,而是你要照料自己的心理「適時放下」那些事情。

鄧醫師也笑說,千萬不要有「只要大家能感恩你,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好結果」這種想法,如果你覺得把事情撿起來做,大家都會肯定你、感謝你甚至以後不會濫用你,都是幾乎不會發生的事,因為問題就出在「撿起來做」。因為當你撿沒有人要做的事情起來時,你的心裡就會覺得不舒服了,可能會認為自己很辛苦,有負面情緒時就會開始出現碎碎唸、或是心裡總是os想為什麼只有你這麼累?會想得到他人的讚賞,開始會把自己做的都講一遍給大家聽,但你沒有聽到你想聽的回答時,情緒就會不好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度付出並不是說你做的不應該,而是你要知道你處在一種付出跟回饋不平衡的狀況。(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鄧醫師解釋,如果今天你做了很多,最後受不了說了一句傷人的話,其實是因為你的內在潛意識自動出現保護機制,而說出傷人的話,當你們吵架、關係不好時,你是不是自然而然地會認為這個人「不值得」你付出,這就是你內在的一種自我平衡,如果你不希望這樣的機制啟動的話,盡量不要把自己放到一個被害或是委屈的角色,我們很少會有去了解自己心力的評估,所以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做,可是最後才發現自己的價值觀並沒有被接納、認同,因而產生很大懷疑,如果你沒有這麼強大的心理強度的話,很容易會陷入情緒的混亂。

最後鄧醫師提醒,過度付出並不是說你做的不應該,而是你要知道你處在一種付出跟回饋不平衡的狀況,你的付出「多」了;不是說你做的不對,而是叫你不要做會超出心裡能負荷的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