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總是說我無理取鬧?看見關係裡的惡性循環八字圖!

▲惡性循環八字圖。(圖/海苔熊提供)
姊妹淘-2021-04-06 08:02:15
「你為什麼都不理我?」你說,滿肚子委屈,而且期待他能夠安撫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好嗎?」可是他並沒有安撫你,反而還認為你才是做錯事情的那一方。

「好啊那乾脆都不要講啊!」你累了、想說算了、隨便好了。可是心裡還是有一點點期待,期待他能夠抓住你、來跟你討論。

「隨便你!」沒想到他也放棄了,所以你覺得更失望⋯⋯。

上面這樣的互動模式熟悉嗎?你也常常跟對方在吵架之後冷靜一陣子,然後好像又若無其事地和好,可是你知道心中的某一部分「並沒有好」嗎?那沒有好的,究竟是「哪一個部分」呢?

這幾天讀「情緒取向伴侶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1]的時候讀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做「惡性循環八字圖」,精確的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感情裡面一直重複著同樣的爭吵的劇本,兩個人都受傷、兩個人都失望。同時也說明了,在彼此爭吵過後,那個「沒有好」的是什麼。

一個追一個跑的組合

先前我在許多文章都談過,關係裡面常見的其中一種配對是「焦慮依戀」跟「逃避依戀」的組合(俗稱焦逃配),前者很缺乏安全感、很需要對方的保證、很害怕被丟掉;後者很討厭被黏住、很需要空間、遇到事情的時候,可能不想討論、只想要逃跑。當然,這是兩種極端的狀況,也有可能兩個人都是安全依戀,但一個人表現出「比較像是焦慮依戀」的行為,另一個人表現出「比較像是逃避依戀」的行為(因為這兩種行為反應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比方說甲比乙出現更多逃避行為,或者是乙比甲出現更多焦慮行為)。不論是前面的哪一種情況,我們都把它稱之為關係裡的追逃模式(pursuer – withdrewer )──表現出焦慮依戀般行為(追逐)的那一方很想要討論、很想要抓緊對方把事情講清楚,因為他們無法容忍不確定性;表現出逃避依戀般行為(逃跑)的那一方覺得覺得又來了、不想討論,只想趕快結束話題、逃避衝突。

這種模式辛苦的地方在於,往往兩個人會大吵一架之後、可能會冷戰或者是不說話一段時間,然後隔一陣子,透過一方示好、做愛(吵後炮)、或者是其他方式又和好了,可是關係當中真正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下次還會爆發同樣的惡性循環。這篇文章想要透過情緒取向伴侶治療的「惡性循環八字圖」來說明,在這當中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或許有機會可以看懂在你們之間發生的毒性輪迴。

惡性循環八字圖

據小弟不才的了解(你可以看下圖右邊withdrawer ,順時鐘方向來理解)[2],每個人的(A)「表面行為」背後都藏著一個(B)「深層情緒」、深層情緒後面通常會有一個跟(C)「依戀訊號」有關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往往會被某一個(D)「痛點線索」所促發。當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的表面行為A會踩到你的痛點線索D,於是就會形成所謂的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八字圖。(圖/海苔熊提供)
如果上面這段看不懂,你可以參考這張圖,並且看下面這個例子(根據英文字母後面的數字1→2→3→4→5→6→7→8來閱讀,順序上面會比較清楚)。假設一個逃跑者跟一個追逐者正在吵架,追逐者說:「你為什麼都不回我訊息、也不已讀?」,逃跑者聽了回應說:「你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好嗎?」,這背後可能涉及下面一系列的心理歷程:

[左邊Pursuer

A1:「你為什麼都不回我訊息、也不已讀?」[表面行為]

[右邊withdrawer

D2:(你根本不了解我,我明明在忙,而且你還要一直管我)[痛點線索]

C3:(我好想要逃跑)[依戀訊號]

B4:(我覺得很窒息、我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我覺得你不理解我的感受)[深層情緒]

A5:「你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好嗎?」[表面行為]

[左邊Pursuer

D6:(你把我推開、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痛點線索]

C7:(我好想要抓住你)[依戀訊號]

B8:(我很怕你把我丟掉、我怕你不要我了,我覺得好孤獨⋯⋯為了報復,我也想讓你嚐嚐孤獨的感覺!)[深層情緒]

A1:「好啊那乾脆都不要講啊!」[表面行為]

上面就是8字圖惡性循環的過程,我們其實還可以無限往下延伸,直到某一方放棄溝通、甚至覺得累了離開現場。如果你覺得這個過程和你們相處的時候有87分像,那麼光是看懂這個8字圖,就有機會解開你們之間的結。

惡性循環的切斷

在關係心理學當中經常會提到「循環」(cycling)的概念,表面上看起來很不容易解決,但實際上只要有循環,就有機會解開。在具體操作上,其實只要做到下面三個步驟,就可以打破這個循環。下面粗體字的部分是你可以背起來的句型,底線的部分可以填入當下的狀況(這個例子是用逃跑者withdrewer的觀點):

1. 發現並且表達自己在進行某一個「表面行為」時,踩到了對方的什麼「痛點線索」,而後面的「深層情緒」跟「依戀訊號」又是什麼。典型的句子像是「我沒有回覆你訊息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孤獨、被丟掉、很害怕我不要你是這樣嗎?

2. 嘗試表達對方的「表面行為」出現之後,你自己背後的「深層情緒」跟「依戀訊號」是什麼。典型的句子像是「你責怪我沒有及時回覆你訊息的時候,我就會覺得窒息窒息、我會想要有自己的空間這樣說你能明白嗎?

3. 找到彼此的「痛點線索」,安撫對方的情緒,然後討論出比較好的互動模式。典型的句子像是「我沒有回覆你訊息的時候,可能代表我在忙碌、而不代表我不在乎你,我會需要自己的空間你覺得像這種時候可以做什麼,讓我們彼此都覺得比較舒服一些?

改變的三個階段

當然,看完之後你可能會說:「講起來都很簡單,做起來很難,而且真正遇到衝突誰有辦法這麼理性的說話?」所以真正容易操作的三個階段通常都是:

(1)事後討論→(2)當下發現→(3)練習暫停。

(1)事後討論:一開始你們可能只能在衝突之後,兩個人冷靜的階段,好好討論上面這張圖,然後思考看看下次可以怎麼做。

(2)當下發現:經過幾次事後討論的經驗,後來你會發現,兩人比較有機會在衝突發生的時候,就看見事實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因為積習難改,可能還是會按照以往惡性循環的模式發展,這時候不要覺得太氣餒,畢竟習慣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改變的秘訣,就在於要給彼此多一點時間。

(3)練習暫停:幾次之後你們可以彼此研發出某一個暫停的手勢(貼圖也可以),或者是其中一方直接可以說:「寶貝,等一等,我們似乎又進入了惡性循環了耶。我們可以先彼此冷靜一下,然後事後再來討論嗎?還是你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先暫停衝突、避免衝突惡化高升,然後進行(1)。

幾次下來之後你會發現,雙方在這段感情裡面似乎都比較清楚彼此在做什麼、感受是什麼,以及真正的恐懼是什麼。一般來說我們都會擔心衝突是不是不好的,可是當衝突過後,這種「對於彼此情緒的了解」,反而會增加彼此的親密感。

在感情裡,我們經常會擔心對方是不是不如我們在意對方一般在意我們,也可能會害怕對方過度掌控,而讓我們失去了自由,有些時候我們為了避免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所以說出很多可怕的話、做出很多可怕的行為,本來是想要暫時獲得某一種安穩的感覺,可是卻不知不覺會把對方越推越遠。如果兩個人都在意這段關係,那麼改變彼此的行為動態,或許就能夠把原本惡行的反應型態,轉化成一種相愛。

延伸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孫頌賢、呂美莉 (2019)。 諮商師學習情緒取向伴侶諮商中同理反映之經驗研究。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 10(2),頁 44-81。

[2]Johnson, S. M. (2004). The practice of 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 Creating connection. (2ed.). New York, NY: Brunner-Routledge.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