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原地打轉,你也終會明白與什麼都不做之間的差別

▲試著再為自己勇敢一次吧,你值得更好的結局。(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2020-12-04 20:43:06
勇敢與脆弱,大概是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本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用啼哭來揭示自己的脆弱,以彰顯種種需求。那時承認自己的弱小極其容易,因為不懂得隱藏,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張揚快樂與難過的情緒似乎是件簡單而單純的事情,所以凡事都不多想,反而不容易受傷。

到了涉世未深的年少時期,我們都是懷抱初心而無所畏懼的,這時候的勇敢變得特別懷有希望,也似乎擁有一股敢於橫衝直撞的傻勁,認為只要義無反顧地前行,便能破除所有或大或小的波折與激浪。

▲(圖/Shutterstock)
只是現實總不如想像那樣鼓動人心,不免在闖蕩的路途上經歷幾場雨淋,用一身的濕冷,體會第一次心碎的滋味。那種搞砸一切的想法是令人絕望的,你終於開始意識到努力與所得並不一定成正比,愛與被愛也不一定是相互的關係,當沸騰的熱血被降溫,不知從何時開始竟變得有些膽怯,也許是害怕疼痛與傷口的灼熱,你不再如初時那般可以無所畏懼地捲入肆虐的風雨之中。

另外在很多時候,還有一種勇敢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如何放下,如何不再對過往執著。受傷會讓人變得退卻,所以後來留存的傷疤似乎就是種提醒,告訴自己曾經墜落的傷心與失落。重提舊事太過艱難,也因此我們更要學會這種勇敢,學會不再輕易地讓遺憾擱淺、不再反覆地牽掛、不再緊咬著遲遲無法說出口的道別。

大抵是我們都還不夠勇敢吧,因為那些被傷害的印記以及越能理解脆弱的樣貌與懷有的傷感,後來也因為害怕失去,索性便讓一切不再發生,使情節在開始發展前,就斬斷了任何可能性。

因為害怕交新朋友時所面對的尷尬,所以說服自己只是享受獨來獨往的生活;因為始終沒能獨立,所以說服自己只是熱中於社交;因為不願承受可能會讓你失望的答覆,所以說服自己現在的狀態就已足夠安好。

其實你心底也明白,會這麼做只是予以自己一個理由,讓你可以接受失去勇氣的樣態。過得好與不好始終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人會對你的抉擇品頭論足,只是人總會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想要追尋的究竟是什麼。試圖蒙蔽抑或埋藏真正的心之所向,似乎也就陷入另一種痛苦當中了。

親愛的,能夠讓你擺脫過去所帶來的疼痛,並提起勇氣前行的關鍵在於,要告訴自己之所以這麼做,不是為了再重複曾經的失敗,而是為了賦予自己另一次機會,寫下另一種結局、成為你想要的模樣。這是無關乎後來的成敗,重要的是你願意為了變得更好,試著去積攢勇氣做出改變。

即便在原地打轉,你也終會明白與什麼都不做之間的差別,因為有足夠的勇氣,承認自己的缺失與脆弱、放下曾經的傷痛,更因為有力量能再為自己勇敢一次。後來你終於能說服自己,試著一步一步靠近理想中的樣貌,堅定了年歲裡的奔赴,哪怕偶爾傷感、依然脆弱,也不再輕易地退縮,辜負一直以來這麼努力的自己。

試著再為自己勇敢一次吧,你值得更好的結局。

小任務安撫自己的心臟

在生活中偶爾會遇到並不善於面對的狀況,使得自己突然卑微起來。比如對我而言,如果迎面巧遇了相互認識但不熟悉的人,就會覺得異常尷尬,此時腦子便開始高速運轉著應該要說些什麼,抑或用什麼自然的姿態錯身,更多時候,逃避似乎是更直覺而簡單的選擇。

可是在每一次那麼做之後,總會明顯地感受到內心升起一股厭惡感:「明明只是打聲招呼而已,為什麼要顧慮這麼多呢?」很多時候對於一件事的恐懼往往不是來自於事件本身,也許是因為過去某個經驗,也或許是因為過於放縱自己,讓恐懼有了一次比一次茁壯的可能。

那些瞬間清晰的卑微,並不只是因為笨拙的社交能力,更是因為明明想要改變,卻還是輕易妥協於下意識逃避的決定。

如果遇到想迴避的人事,如何在恐懼滿溢的同時,嘗試站穩自己的腳步呢?比起調整紊亂的呼吸、僵硬的嘴角,首先需要安定的似乎是那顆躁動不已的心臟。

在事件快要發生的前三十秒,把掌心放在左胸口、感受耳膜與指尖同步失序的鼓動,試著為自己打氣吧,告訴自己願意留下已是何其不易,此刻的突破是為了來日不再抱有遺憾的發生,然後等待躁動平息下來、勇氣被傾注的可能。

也許下次類似的情境再發生時,恐懼依然會流竄全身,可是你已經知道此刻應該要做出什麼樣的努力了。

過去並不能被彌補,現下的性格也已鑄成,但若能積聚以前沒能擁有的果敢,是不是能允許自己相信終有一天能夠跳脫惡性循環的可能?

文/默雨清晨

本文出自《寫我的字,等你的清晨》圓神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