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係中的三個階段和四個特徵,審視你們的愛怎麼了?

▲這篇文章將會協助你「在愛情當中好好定位」,做一個自我檢核,找到自己在這段感情當中的位置是什麼。(圖/海苔熊提供)
姊妹淘-2020-10-06 23:39:23
你有沒有過一種感覺,就是覺得自己的感情走到了一個段落,卻不知道彼此之間到底怎麼了?似乎進入了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情,放棄再談另外一段新的戀愛會讓你覺得累,可是繼續下去又覺得彼此沒有未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篇文章將會協助你「在愛情當中好好定位」,做一個自我檢核,找到自己在這段感情當中的位置是什麼,以及這段關係是不是值得你繼續花時間下去。

▲(圖/海苔熊提供)
伴侶必經的三個階段

一般來說,不論是同性或是異性戀伴侶,都會經過下面這些歷程:

1.設定感情界線(Setting boundary):有些伴侶會透過結婚,讓這個模糊的界線變得更為明顯,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知道你是「他的」。

2.衝突與磨合:幾乎所有的感情在經過蜜月期之後就會進入權力鬥爭期,在這段時間裡面,彼此會有一些意見不合、或者是價值觀上面需要磨合。

3.調整親密和距離:我師公說得好,獨立與依賴之間的平衡永遠是親密關係當中最核心的研究課題,如果你談過戀愛,一定有一種經驗是,你想要找他的時候他說太忙,或者是他想要找你的時候你沒空,或者是他說你太黏,或者是你覺得他太過疏遠,凡此種種都是距離和親密之間的平衡與拉扯。

回想一下你跟他現在的關係,到底在這三個階段當中的哪一個階段?你們可能已經經歷過界線的磨合、衝突和爭執,或許目前正在調整「比較靠近一點好還是比較疏遠好」之間的距離,有可能想要靠近但是他想要遠離,所以兩個人喬不攏,變成兩人之間無法明說的芥蒂。那麼,在愛與不愛之間,在留下與離開之間,該怎麼決定和這個人是否要繼續走下去?一個可以思考的關鍵問題是:你從這段感情當中獲得多少安全感?

依戀連結的四個特徵

安全感與依戀雖然在以前很多文章已經談過了,不過這裡還是囉唆一下好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依戀連結是什麼),對於嬰兒來說,和父母之間形成穩定的依賴關係,經常有賴於「依戀連結」(attachment bound),它具有下面四個特徵:

1.可接近性(proximity Maintenance):彼此都希望可以靠近對方。

2.不想分開(separation protest):我不想離開小孩,小孩不想離開父母。這裡可能夾雜著一些擔心、呵護,或者是互相覺得滿足一部分需求的成分。

3.安全堡壘(Secure base):比較弱小的會被比較強大或者是有智慧的人給保護和照顧。在父母和小孩的關係當中,就是父母成為孩子的安全堡壘。

4.安全天堂(safe heaven):嬰兒在這段關係當中可以感覺到是被保護、安穩的。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個關係中感覺到自己是不會受到傷害的。

把這四個特徵沿用到感情當中,你會發現感情遠比「父母跟孩子」之間的相處更為複雜。首先,在成人的感情關係當中,雙方都同時可以當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所以角色會不斷地替換;除此之外,我們都是大人了,不太可能24小時都待在對方身邊不分開,要容忍有些時候對方不在自己身邊、或者是孤單寂寞沒有人陪伴的時候,這是大人的成熟必須經過的路程;最後,在感情關係當中雖然也有所謂權力高低的問題,但相較於父母跟小孩,伴侶兩人的權力還是比較平等的,換句話說,沒有誰一定要保護另外一個誰,也沒有誰一定要負起另外一個人的生活責任。

透過這四個特徵你可以評估一下自己和對方的狀況,是不是符合一段安全的關係的特徵,或者是在這段關係當中,內心有很多的不安、很多擔心、經常覺得對方會消失不見,或者是經常想要逃避、避免某些事情發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可能就要考慮繼續和他相處下去,你的委屈比較多,還是快樂會比較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時候我們的感情會不知不覺地在海灘上面擱淺,這並不一定是一段關係的結束,相反的,這反而是好好地站在沙灘上面,看看一直以來的這些海浪,是不是洶湧成自己想要的模樣。當你終於願意重新回顧一直以來和對方相處的點點滴滴,當你終於停下腳步來,思考這段感情裡面到底你是當大人的時間多還是當小孩的時間多,並且衡量這是不是你想要的關係,或許,你心中那些混沌會更加清晰,而一些不是那麼明白的事情,也能夠漸漸明朗起來。

海苔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