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實不擅於偵測謊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會心理學家 Bond 和 DePaulo曾經整合了兩百零六個關於偵測謊言的研究。結果發現,平均而言,人們在區辨真話和謊話的正確率是54%(其中,成功識破謊言的比例是47%,而判斷真話為真的比例是61%),和亂猜也能有50% 正確的結果相比,這似乎不是一個讓人感到驕傲的表現。即使在一些,我們認為應該比較能偵測出謊言的人,例如執法人員、精神科醫師、法官等,研究發現他們的判別表現其實也並沒有比較優異。
但不擅於偵測謊言還不是太大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往往是過度自信。研究發現,人們在估算自己判別真話與謊言的正確率時往往都會高估。而且,對自己區辨謊言能力較有自信的人,實際上表現並沒有比較好,事實上,他們更容易會判斷別人說的話是真話—不管對方講的是真的或假的。此外,對於親近的對象,我們往往對自己的判斷會更有信心,也更容易判斷對方說的是真話。
這也代表今天當有人刻意要欺騙時,我們其實並沒有精準的能力能判斷這是不是謊言,這個能力的正確率甚至只比用骰子丟好一點點。但我們常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尤其當欺騙你的人是很親密的人,你很容易就會覺得「我很了解他,我很清楚他是不是在說謊」—雖然這在其他人眼中看來是執迷不悟。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某部分和我們的「動機」有關。有的時候,我們太希望看到自己幻想中的樣子,這種強烈的希望會讓我們視而不見醜陋的真實。所以儘管有些受騙的人在過程中也曾試著查證,但就在看似快要揭穿謊言時,又會自圓其說:「他們網站可能太久沒有更新了」、「公司可能太小了查不到」、「可能我誤會他的意思了」、「他應該一時口誤」、「大概是我記錯了」、「他可能正在忙」等等。這種自圓其說、合理化,在你已經將對方視為親近的人時,就更容易出現—因為我們的腦袋是偏心的。
偏心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在處理「與親近他人有關的訊息」,和處理「與陌生人/較疏遠的人有關的訊息」時採用不同的模式,「與親近他人有關的訊息」的處理方式會較接近「與自己有關的訊息」。
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會對「自己」偏心。比如說,我們比較容易記得和自己有關的事情。這種偏心可能導致兩種現象:
●自利偏誤:成功時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與性格」,失敗時則認為是「環境或運氣因素」導致。
●樂觀偏誤:覺得自己將來發生好事的機會比其他人來得高。
而這種偏心,也出現在看待親近的人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記得和他們有關的訊息,常把榮光歸於他們個人而不是環境或運氣,若當我們覺得自己比其他人幸運,那這些親近的人就跟我們一樣幸運!
總而言之,我們的腦袋在看待這些親近的人時,就像使用粉紅色濾鏡,看到的似乎總比現實更美好一些。
這種正向錯覺在一般狀態下,不一定是件壞事。心理學研究發現,正向錯覺和親密關係的滿意度有關,而且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當你對這段親密關係越滿意,就越容易對另一半有正向錯覺,並且,當你對另一半有越多的正向錯覺,也會讓你對這段關係更加滿意。
但在詐騙情境裡中,這樣的錯覺可能會讓你陷入危險,因為覺得對方是好的、善良的,所以可能更難覺察謊言。此外,當你覺得自己和對方比別人聰明、幸運,也就更容易相信自己真的遇到絕佳的投資機會,而不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從吸引到承諾
雖然詐騙者通常會運用一些外在特質或吸引力來接近你,與你建立初步的關係,但詐騙者並不會只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會試著把關係快速推進到彼此承諾的階段。
這種承諾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認定彼此的關係與角色(如:老公與老婆)後,我們會出現較多的責任感,不會輕易放棄這段感情。有些人難以理解,這些被騙的人怎麼會因為另一個人的帥氣、美貌,就將自己的身家全交給對方?沒錯,這種狀況不太容易發生,但這些人並不只是因為受對方吸引,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對方視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另一半,而「相信對方」不過就是在維繫感情、共創未來的過程裡,自然的反應。
想像一下,今天如果是你的穩定伴侶,跟你說有個絕佳的投資機會,你考慮的重點,大概不會放在對方是否欺騙自己,而是投資的可能風險和獲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本案例是單次大筆金錢的詐騙,但有些人被詐騙的過程是多次、一次一些的(例如某些詐騙者會謊稱自己的親人生病住院,多次向對方詐取醫療費用)。研究發現,在付出的過程中,其實會增進我們對關係的承諾。這有點像是愛情中的沉沒成本(已經付出且拿不回的成本),因為我們投資於愛情中的事物在分手時是無法取回的(即使可拿得回金錢、物品,但我們還是拿不回付出的時間、青春、或因為這段感情而放棄的其他機會),所以當我們投資得越多時,我們就越捨不得放手—你的付出,會讓你對這段感情有更大的承諾,並且更可能願意繼續付出下去。
在愛情裡我們都在意「公平」
前面的段落曾經說過,親密關係像是一種社會交易。在這個交易中,如果兩個人收穫與付出的比值是差不多時,我們對關係會比較滿意,也就是說,兩個人付出的程度不一定要完全一模一樣,但如果某一方有較多的付出,他也會得到較多的收穫,這樣的關係便仍會維持平衡、穩定。
雖然我們很容易想像,付出多而收穫少的人很可能會對關係感到不滿,但是,對於付出少而收穫多的人,他們也不一定感到快樂,他們很可能會出現深切的罪惡與自責感。
在本章的案例中,詐騙者就試圖強調自己的付出—不僅是他跟朋友借錢擔保的部分,還包括了他的信任、他對未來的規劃、他一路以來的關心等等,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那個沒什麼付出卻得到很多的人,藉此驅使對方藉由多付出一些金錢來減低自身的罪惡感。
愛情詐騙的本質仍是「愛情」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他們完全沒有見過面,怎麼能陷得這麼深?確實,在過去最能夠預測兩個人會不會在一起的因素是兩人有多親近,但這種親近,在網路時代,已經不是物理距離的親近。頻繁的社交軟體互動,可能比實際生活中的點頭之交讓人感覺「更親近」,他們只是「還沒有」見過面罷了。事實上,我們周遭的確有因為網路交友而建立起穩定伴侶關係的人,不是嗎?
雖然可能用外觀的吸引力來進行第一步接觸,但這類愛情詐騙的核心,其實是我們對歸屬感的需求、我們對感情的付出與承諾,詐騙者一邊用罪惡感來驅使你,一邊用美好的未來吸引你,加上我們腦袋的粉紅色濾鏡,便可能陷入騙局而不自知。如果你願意,可以來想像一下,若自己的另一半跟你說這些詐騙集團的用語,這時你可能會發現那些話聽起來便沒有那麼荒唐—因為我們腦中考慮的不是詐騙的可能,而是愛情的可能。
文/林昱萱,周裕翔,蘇益賢
本文出自《你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時報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