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中,觀察對方需求的方法(方法篇)

▲對方的所做所為、性格表現、特質都在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對方需求的線索,那能怎麼觀察呢?(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2020-06-11 19:00:1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進入正題,做到前面(前提篇)三點之後,要如何觀察對方需求呢?

需求這個東西其實很簡單,從恐懼跟慾望出發,我們可以知道需求有兩種類型:「想要的」、「缺少的」。這個會是一體兩面,因為缺少的就會是想要的。但缺少的表面上不見得會表現想要。我們在前提篇也說到,對方的所做所為、性格表現、特質都在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對方需求的線索,那能怎麼觀察呢?

首先第一個是我們可以藉由對方的表面行為去判斷:

① 我們付出的方式就是我們接收愛的方式
除非對方已經是一個擁有愛人能力的人,他已經觀察到你的需求並且有能力給予(用是否熱戀期過後仍可持續判定),通常關係裡有一方是有這樣能力的狀態時,關係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有能力的一方就有能力引導另外一方成為健康的靈魂。(所以就是看到底誰要先成為那個有能力的人,通常關係有問題的情侶都是兩方都期望對方先變成有能力的那個,關係可以成長的情侶兩方都會想要先自己變成有能力的那個。)

然而以一般的狀態來說,我們會用什麼方式付出,那代表我們用自己的過去經驗思考世界,覺得「這樣做我會很開心,所以這樣對他,他應該也會開心吧?」也就是說,他怎麼對你付出,就是他接收愛的方式,而你自己也是。例如如果他對你的付出是幫你做生活上的一些小事,他就是希望你也對他這麼做。他如果對你的付出是買東西給你,那他就希望你也買禮物給他。

表達愛的方式有千百萬種切入角度,但主要可以從「愛之語」這個東西的立論基礎切成幾種方式:身體的接觸、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http://love-lang.cakedriver.com

② 我們會需要與自己性格相反的對待
我們的性格的形成,並非固定不能改變的,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學習到的一種「安全模式」。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有「個體化」的需求,以比較形而上的方式來說明的話,就是「回歸原始的本質」。人的原始本質就是完整的個體,也就是說我們擁有「所有」的性格特質,只是我們的成長經驗會強化跟弱化某些特質,就像肌肉一樣,常用就會發達,少用就會萎縮。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有一個IQ很高的手足,當身邊的重要他人都稱讚IQ高的手足很聰明,在旁邊被比較的你當然就會壓抑自己聰明的特質,因為無法在這個部分用自己可以表現的聰明去得到注意,尋找其他更容易得到注意的方式來得到目的(有時候可能是負面的)。

並不是你沒有聰明這個特質,而是每個人的聰明都是不一樣的,但可能不見得不符合這個時代社會認可的模式。一個street smart的人可能在真的賺大錢之前不會被認可是聰明的。但book smart很可能在早期就被認定成聰明。愛發脾氣的人也不是真的脾氣大(因為可能他對某些特定的人脾氣就很好)而是他在成長過程學習到「發脾氣」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可以安全度過某些危機。

也因此,我們所表現的性格,就是一般人會看到的性格。但我們其實都默默期待有一個人會看到「完整」的自己。只要這個人成為「完整的自我」的一面鏡子,我可以從他看我的方式看到我的完整,就會有幸福的感覺。(但這也是源自於無法自己看見自己的完整才需要他人看見)一個脾氣不好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可以相信自己脾氣好的可能性,並且引導自己變成一個脾氣好的人。一個總是表現強勢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可以看見自己的可愛,並且讓自己可以呈現可愛的樣子而且被肯定。一個總是表現可愛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可以看見自己的有用,並且肯定自己有用的樣子跟潛力。

③ 什麼東西可以帶出對方的情緒
能帶出情緒的東西一定跟我們自己有關,情緒是我們最明亮的一面鏡子。我們常常會以為可以引起自己情緒的東西大家都應該會有同樣的情緒,例如討厭色胚就以為所有人都討厭色胚,非常喜歡貓的就認為怎麼會有人不喜歡貓?看不見貓的好?非常討厭冬天的人就會以為大家都很討厭冷的感覺。

「預設別人跟自己一樣」是很危險的事,因為那會蒙蔽自己,讓自己不僅無法了解自己也無法瞭解他人。

對方特別喜歡什麼?(喜歡到會收集、沈迷、花很多精力跟時間在上面,有可能是偶像、車、某個興趣、某個物品、某個卡通人物)特別討厭什麼?(討厭到提到就反感、情緒激動、排斥)特別嚮往什麼?這些可以帶出我們情緒的東西,都對我們自身有個很重大的意義,不論自己有沒有發現。這些物品、興趣等都透過某種方式與我們的情緒連結,但這些東西代表什麼意義,可能要透過大量時間跟觀察相處才會發現。但基本上會是這樣的原則:

我們會需要我們覺得自己缺少的東西,覺得缺少的就會特別嚮往、想要得到、想要成為、想要努力呈現。
我們特別喜歡的東西,可能代表我們想要被別人發現的特質、或是覺得自己沒有的形象、曾經有過但被藏起來的形象等。
我們特別討厭的東西,代表著我們不想被發現或不想承認的特質、或是內心黑暗但被壓抑的慾望。期望有人可以看見並且接納這些自己認為醜陋的面向。

第二可以試試不同方式,看看對方的反應:
在實踐的方面,可以試試各種不同對待對方的方式,然後觀察對方的反應(要注意的是情緒波動,而不是表面「表現」的樣子,因為內心有情緒波動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想要表現,有些人是會想要壓抑的。也有一些人反而是在沒有情緒波動時,為了配合別人或不顯德沒禮貌而習慣「演出」開心)

更準確的觀察方式是,對方是否在你做這件事情之後「有沒有更想要跟你親近」?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可以,例如是否更常找你?更殷勤?日後相處時更開心(不是只有接收付出的當下)?回訊息更快?質量更好?更常觸摸你?對你更用心?更常讚美你或看你?

如果沒有,那表示這件事情對方可能蠻開心,但沒有開心到觸碰到情緒的部分。如果對方反而稍微變得有距離(但當下可能表現開心),那表示這件事情可能是對方不喜歡的只是不好意思告訴你。

人對於刺激的立即被動反應,是相較之下比較難偽裝的,你可能會觀察到對方對於不同刺激會有一些矛盾的反應,可能會想不通到底為什麼會有兩種表面看起來像是不同動機的行為舉止或反應。但「矛盾」這件事本來就「不矛盾」是非常正常的。每個人表現出來的矛盾背後都有一個可以同時合理解釋矛盾行為的核心原因,只要找到這個核心原因,就能了解對方為什麼有矛盾的反應。

第三確認脈絡跟合理性:
要去了解對方需求,還是要回到產生這些需求的源頭,就是對方的家庭與成長經驗。如果在關係裡可以去聽到他如何描述他的家人,他如何分別定位自己的爸媽、兄弟姊妹,並且在實際能夠相處的時候去觀察他們家庭的模式,他在家中的關係位置、地位、跟不同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等,看看有沒有與自己之前的觀察跟假設符合。然後再次用第二種方式,再測試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不能直接問對方嗎?答案是「問對方通常問不到真相」。原因是我們人有防衛機制,通常我們為了保護自己不會說出真相,甚至會自欺欺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無法接受、覺得不堪的自我,而那部分通常與自己的需求有很深的連結,因此在經過思考機制的過程中,我們會去美化、合理化跟過濾掉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實跟資訊,從我們嘴裡說出來的帶有「溝通、表達自我」的訊息中,通常是不可信的。可信的部分是話語背後的意圖跟目的產生的原因,跟話語的前提。

我們其實跟人每分每秒的相處都在給予他人了解我們的訊息,同理別人也時時刻刻在給予我們了解他的訊息跟線索,只差在我們有沒有那個能力去看到跟正確解讀這些大量的訊息而已(沒錯,訊息比你想像中還要大量很多很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出自AWE 情感工作室

FB:AWE 情感工作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